痛风养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彻夜不眠,刀切一样痛如何有效防治痛风用
TUhjnbcbe - 2022/7/8 15:40:00

本期导读

《*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有云“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意思是四季更替和四时阴阳的变化都有常度,推之于人,身心之用也该有度,如果身心过用,就会使得“正气过用”,即损伤、消耗、扰乱或者阻滞了正气。从而使人体的“自和”能力受损。内伤、外感就会趁机作乱,人就容易生病。

随着夏季气温越来越高,不少人都喜欢喝点冰啤酒消暑纳凉,再吃上烧烤,实在是一件惬意之事。特别在沿海城市,冰啤酒和海鲜,更像是夏季的标配。但当第二天,痛风发作,痛得坐立难安、难以入眠,甚至连正常走路都成问题的时候,大家才逐渐意识到“海鲜配啤酒”,经常就是“痛风套餐”。

《金匮要略》亦云:“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饮食本是气血化生的基础,但饮食不节,就会病从口入,也属于“过用致病”的范围。

饮食不节,确实是因“过用”而导致痛风发作的主要诱因,但却不能简单地把痛风归咎为是“吃出来的”。从人体尿酸的来源看来,只有20%是食物供给,80%的则是体内合成的。简单来说,就是“吃得不对”是诱因,在进食前,某一部分人的血尿酸已处于较高的水平,进食高嘌呤的食物,就等于百上加斤,自然就容易导致痛风发作。

看过有人打趣道“啤酒小龙虾,痛风来你家”。问题来了,吃了一样的“痛风套餐”后,为什么有些人会痛风发作,有些人却没事?这里,体质差异的影响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4类体质

是痛风“青睐”的对象

有相关统计显示,痛风也是有分易感体质的。除了遗传因素导致的特禀质会增加其得病概率,不同的生活习惯,也会改变体质。

哪些人容易得痛风?以下4类最易中招,要注意对痛风的防治。

●不爱运动的吃货——痰湿体质

《丹溪心法·附肢节痛》:“...如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张氏医通·痛风历节》记载“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痰饮流注。”皆点明了痰湿体质与痛风的关系。“肥人多痰”白白胖胖的,爱吃肥甘厚腻、甜食又不爱运动的人,很大可能就是痰湿体质。

所以,体胖而肌肉松弛、容易水肿、舌苔常粘腻人群,要注意清淡饮食,同时适当增加运动量,正确减重,对预防痛风或防治已病继续恶化,具有一定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长时间运动,对痛风病的防治,反而有害无利。因为大汗淋漓会使尿量减少,而尿酸的排泄主要是依靠肾脏和尿液排出,若长期排泄失衡反倒容易致病。所以,运动后必须补充水分,保证尿量是降低尿酸水平的方法之一。

防治痛风,选择合理的运动时间,加上中低等运动量的有氧运动会更合适。

●应酬多饮酒多——湿热体质

长期饮酒导致痛风多发,在临床也较为常见。酒性湿热,从体质形成角度来讲,长期饮酒最易造成湿热内蕴,加大变成湿热体质的风险。

《格致余论痛风》:“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热血得寒,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转,污浊凝涩,所以作痛。”湿热流窜于筋骨、关节,气血痹阻不通,故痛风发作时,有骨节红肿热痛之象。

防治痛风,除了改变饮酒习惯,也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清淡饮食,保持二便通畅,多饮水以帮助泄热。

代茶饮可以用,土茯苓饮,有健脾胃,解*祛湿、利关节等功效,做法:60-克土茯苓,加入适量水,煎煮10-30分钟,出味即可饮用,还可加入薏苡仁10克,增加清热祛湿的功效。若平素脾胃虚弱,可适当加入红枣、生姜,或五指毛桃同煮。

要注意的是,不可单纯依赖于茶饮治疗痛风,痛医院就诊,医生辨证后再辅助使用茶饮,同时配合药物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术后或重大创伤后,主要调养——瘀血体质

现代学证实,不少痛风患者除血尿酸增高外,往往还存在高黏血症。血液流动性降低,影响血液循环,同时促进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这与中医的瘀血阻络表现相吻合。

而且,遭受重大疾病或受伤,手术后,或因行动不便长期卧床者等可能导致继发性痛风。即这类气血两虚人群因气血流动迟缓,容易发展为瘀血体质。瘀血体质人群,更要辨证论治,有针对性地气血双调,医院就医调理,才是防治痛风之正道。

据数据统计,男性患痛风的风险显著高于女性,有推测是男性比起女性缺少自然排出瘀血的生理特性,或有一定道理。

●有痛风家族病史的人群——特禀体质

有痛风家族史人群,易受遗传因素,先天禀赋影响,更要注重规避诱发痛风的因素。

以上体质或人群,一般可借助以下通用调理法来防治痛风。

规避痛风大原则

用对2招

1.饮食有节,避开“高嘌呤食物”

虽然得了高尿酸症并非等同于痛风,但尿酸水平高确实是诱发痛风的直接因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障碍导致的代谢性疾病。想要降尿酸,首先应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已经是高尿酸和痛风的人群应该完全避免高嘌呤食物;在急性发作期也不建议食用中嘌呤食物;而防治痛风,应尽量选择低嘌呤食物,可放心食用。

表格仅供参考,就医期间请遵医嘱

2.注意“气”与肾脾的保养

不少研究认为,有痛风家族病史的人群与先天禀赋不足有较大关系。从中医角度看,先天肾气不足,导致气化、排泄水液功能减弱,加之后天饮食不节,嗜好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致水湿运化失司,湿浊内蕴,就易发痛风。

痛风的发病,从中医角度看,总与“气化“功能失调有关。

什么是气化?古代“气一元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组成,代入现代思考,“气”就类似于组成世间万事万物的最微观的物质单位。

气的存在形式是:散则为气,聚则成形,则有形与有形、无形与无形、有形与无形间的变化与转化,本质上都是气的变化-简称为气化,换成现代的相近表达就是: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都属于气化范畴,则代谢性疾病,如痛风、糖尿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等的防治,中医都会着眼于调理人体气化功能。

气化,常关系到脾肾两脏。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二者相互支撑、互为转换。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与水液,如果脾失健运,气化(消化与运转输布)失司,水湿代谢障碍,就会产生水、湿、痰、浊等病理产物。而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将由三焦水道下输于肾,经肾气的气化(蒸化、开阖、排泄),其中清者升腾,或再由脾气转输到全身,也可上腾于肺,肺宣发肃降到全身,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则化作尿液,下输膀胱排出体外。

《素问》曰:“肾者,水脏,主津液”,“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聚水而生病也”。肾阴肾阳协调平衡,肾气的蒸化开阖和推动作用才能发挥正常,升清降浊功能才能得以有效调控,否则就会浊阴不降,留滞体内,湿浊勾结流注于筋骨脉络致病。

所以,养生防病,其实离不开补气调气,尤其是对气化功能的调理。从脏腑角度,则主要是顾护肾与脾,这就是固元。对补气固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彻夜不眠,刀切一样痛如何有效防治痛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