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内经》这部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其中特别强调“因地、因时、因人”的治病理论,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合于四时,从于天地,应于人和,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意思就是疾病的发生则必然与所处的环境、节令、人的行为有关系,痛风也一样。
今天,我们就来从中医的角度好好讲讲岭南地区为什么成为会“痛风”肆意生长的“温室”,为什么夏日是痛风的高发季节?
yin
因
di
地
从“因地”的理论来看,岭南地区自古被称为“瘴乡”,更有“岭南凡病,皆谓之瘴”,“瘴”的意思就是“湿温之气”,而湿温之气形成的原因则是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所造就。
岭南著名医家陈任枚、刘赤选编著的《温病学讲义》中提到:“东南濒海之区,土地低洼,雨露时降,一至春夏二令,赤帝司权,热力蒸动水湿,其潮气上腾,则空气中常含有多量之水蒸气,人在其中,吸入为病,即成湿热、湿温。”
夏季高温加上雨水多发,这造就岭南地区常被雨雾包饶,人们长期生活在“湿温之气”中,侵犯机体就易发湿温病。
另外还有一点,以广东为例,对比同属于南方的江浙一带,四季并不分明。毕竟我们的冬至比立夏还热,冬天出的汗也不比夏天少,终年汗出,气阴耗伤,体质本已偏于热化,再加上外热、外湿助力,导致了更多湿热质、痰湿质的产生。
有调查研究表明,分析痛风患者体质,湿热质、痰湿质成为主要发病体质,结合上文所讲的岭南环境,自然造就了痛风的多发。
yin
因
shi
时
那么从“因时”来看,又怎么解释呢?
现在处于小满之时,岭南已率先进入“雨+热”的模式,湿邪为患的日子又到了。所以这个时候又再一次为痛风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除了关节的疼痛,还可常常伴随着口干、疲倦、肢体重着、舌苔厚腻等表现,仔细回想下,你是不是也出现了这些不适呢?
yin
因
ren
人
“因人”的角度来说,那就很好解释了。我们对照下岭南的饮食习惯:喜欢吃瓜果、啤酒、海鲜等阴湿之品。
这些东西最易损伤脾胃,脾胃受损,则容易生湿、生痰,脾虚湿盛,加上外湿引动内湿,内外合邪,大大地提高了湿热病的发生,湿热流注关节,便可引发疼痛。
而从现代医学来说,海鲜、老火靓汤这些岭南人喜好的事物,都属于高嘌呤事物,这样来理解,痛风病中的湿热证多发就不难理解了吧!
岭南地区还有喝凉茶的习俗,但并不是所有凉茶都适合我们痛风患者的体质,久食寒凉的药物则容易损伤脾阳,脾虚无法运化,加重湿滞,反而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那有没有适合我们痛风患者的凉茶呢?
还真有一款凉茶适合痛风患者们“清爽一夏”,那就是----五花茶。
五花茶选用金银花、菊花、鸡蛋花、木棉花、槐花,有清热祛湿解暑的功效,但里面的中药的组合用量并非一成不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则会事半功倍。
朋友们,凉茶虽好,可不要贪杯喔。
参考文献:
[1]张如青,*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41.
往期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