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养生茶道”
绿豆薏仁茶:绿豆可以清热解*、利尿消肿,薏仁则可以健脾止泻,轻身益气,对于经常需要熬夜工作者或是心烦气躁、口干舌燥、便秘、长青春痘时,除了多吃蔬菜水果与补充水份外,把绿豆薏仁汤当点心食用,对于消暑除烦非常有帮助。
绿茶:绿茶是近几年来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养生饮品,因为其中含强效的抗氧化剂儿茶酚以及维他命c,不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还能使副肾皮质分泌出对抗紧张压力的荷尔蒙,当然绿茶中所含的少量咖啡因也可以刺激中枢神经,提振精神。最好在白天饮用以免影响睡眠。
人参麦冬茶:人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放入适量水煮沸20分钟后可饮用。专家点评:改善体质虚弱、疲劳倦怠、气血不足。本方即生脉饮原方剂对心力衰竭、心律不整、虚汗虚热体质有改善的作用。
枸杞茶:枸杞子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铁,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因为本身就具有甜味,不管是泡茶或是像葡萄干壹样当零嘴来吃对计算机族的眼睛酸涩、疲劳、视力加深的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有明目清肝的作用,有些人就干脆菊花加上枸杞壹起泡来喝,或是用蜂蜜菊花茶都于疏肝解郁都很有帮助。
腊梅花茶:腊梅花清肝明目、疏利咽喉,常饮用可治疗头痛、咽喉肿痛、口臭等症。配制时选新鲜腊梅花或干腊梅花七八朵,沸水冲泡饮用即可。
决名子茶:决名子有清热、明目、补脑髓、镇肝气、益筋骨的作用,若有便秘的人还可以在晚餐饭后饮用,对于治疗便秘很有效果。
杜仲茶:杜仲具有补血与强壮筋骨的作用,对于经常久坐,腰虽背痛很有帮助,男女都可以喝,若是女性朋友还可以在生理期的末期与四物汤壹起服用。
玫瑰蜂蜜茶:玫瑰花、红茶、蜂蜜一大勺、柠檬片一小片、白水。性质平和、降火气,可调理血气,促进血液循环,养颜美容,且有排除疲惫、愈合伤口、保护肝脏胃肠之功效,长期饮用亦有助促进新陈代谢,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
水梨红枣蜂蜜茶:梨小块若干,红枣切片,姜少许,蜂蜜。梨子清火润肺,红枣补血滋养,冬天喝这个饮料对皮肤最好不过,而且是由里到外的全面滋养。
柠檬茶:这种茶能顺气化痰、消除疲劳、减轻头痛。而其做法也非常简单,切新鲜柠檬两至三片,加1g的盐,再用热开水冲泡。此茶要趁热饮,冷了味道会变苦。饭前饭后均可,不伤肠胃。
银杞茶:银耳三钱(浸泡)杞子五钱冰糖适量。将银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熟,加入冰糖、杞子,煮沸即成。能够滋润肌肤,补充肌肤所必需的水分,同时能够改善肌肤暗沉肤质,增加光泽。
玫瑰护肤茶:将玫瑰花5到6朵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饮用。玫瑰花能凉血、养颜,有助改善干枯皮肤的作用;玫瑰花茶还有助消化、消脂肪之功效,因而可减肥,饭后饮用效果最好。
绿豆菊花茶:菊花10克、绿豆沙30克、柠檬10克、蜂蜜少许。将菊花放进水中煮沸;将榨汁的柠檬和绿豆沙的汁注进菊花水中搅拌;放进少量蜂蜜即可饮用。排*养颜、平整脸上粗孔使肌肤光洁、是治理痘痘的妙方。
山楂茶:生地四钱积雪草五钱山楂五钱片糖适量;将上药共切碎捣研成粗末状,混匀,加水煎后略加片糖少许,代茶饮用。清热凉血,滋养肌肤。
苹果茶:苹果茶对医治头痛有神奇之疗效。做法是将一个苹果切成薄片,加水煨煲去渣后当茶饮,连续饮十日便可见效。
菊花龙井茶:菊花10克,龙井茶5克,和匀放茶杯内,冲入开水,加盖泡10分钟后饮服。本茶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功效,对早期高血压、风热头痛、结膜炎等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麦冬茶:取麦冬、*参、北沙参、玉竹各9克,知母、乌梅、甘草各6克,研成粗末,加绿茶末50克,煎茶水毫升,冷却后当茶喝。本茶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夏季防暑饮用。
双花茶:金银花15克,白菊花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本茶有清热解*、祛暑消炎的功效,适用于流行性感冒、烦躁不安、急性肠炎等。
麦芽山楂茶:焦麦芽50克,焦山楂15克,加水5杯浸泡半小时,煎汤服用。本茶适宜于纳差、便溏或成人高血脂,小儿食积也可饮用,但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因麦芽有轻度回乳作用。
百合大枣茶:百合干品20克(或鲜百合50克),浸泡4小时,煮沸后加入大枣20枚,白糖少许,同煎备服。本茶养阴润肺、安心宁神,适宜于肺胃阴虚,口渴唇燥,失眠或干咳不止,对病后余热未清或痛风患者尤宜。
苦瓜解暑茶:将苦瓜上端切开,挖去瓜瓤,装入绿茶,把瓜挂于通风处阴干,取下洗净,连同茶切碎、混匀,取10克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沏,闷半小时,可频频饮用。本茶有清热解暑除烦之功效,适用于中暑发热、口渴烦躁、小便不利等。
秋季养生茶大全及配方
银耳茶: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勿用绵白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取汁和入银耳汤,搅拌均匀服用。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之功,适用于阴虚咳嗽。银耳是食药两用滋补佳品,内含蛋白质约10%、碳水化合物65%、无机盐4%;还含有维生素E以及磷、铁、钙、镁、钾、钠等。药用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效。
银耳配冰糖可助滋养润肺、止咳化痰之力,配茶叶取其消痰火于利湿之中,兼有消炎之功效。
桔红茶:桔红3克—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入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效,适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症。此茶以桔红宣中理气,消痰止咳。
茶叶有抗菌消炎作用,以此二味配制,对咳嗽痰多、黏而难以咯出者疗效较好。
乌龙茶:秋季气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医称之“秋燥”,这时宜饮用青茶。乌龙茶,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色泽青褐,冲泡后可看到叶片中间呈青色,叶缘呈红色,素有“青叶镶边”的美称,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
萝卜茶:白萝卜克、茶叶5克,加少量食盐,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略加食盐调味(勿放味精),再将茶叶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天两次不拘时限,有清热化痰、理气开胃之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纳食不香等。
白萝卜营养丰富,含钙且有药用价值,可清热化痰,配茶饮用能清肺热、化痰湿,少加食盐既可调味,又可清肺消炎。
姜苏茶:生姜、苏叶各3克,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两剂,上下午各温服1剂。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或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肠胃不适型感冒。此方以药代茶,味少而精,实用简便。
银菊白芍饮:银菊白芍饮即选用金银花、菊花、白芍制成的,可适当加些白糖。先把所有原料洗净放入杯子中,冲入开水泡开,加盖焖泡10分钟,滤出残渣,加入适量的白糖调匀即可饮用。金银花、菊花能保护喉咙、缓解声带疲劳;白芍能清肝火、安脾肺、利尿。秋季常饮此茶,有清热解*、润肺止咳、清肝生津的作用。
玫瑰普洱茶:玫瑰普洱茶是选用玫瑰花和普洱茶制成的。将普洱茶放在杯子中,冲入沸水。第一杯泡茶倒掉不喝。然后加入玫瑰花,冲入沸水泡出玫瑰花香即可饮用。玫瑰花能疏解胸闷、气烦,与普洱茶一起冲泡饮用,其芳香怡人,沁人心脾,对秋季肝火旺盛、易发怒的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茉莉花茶:茉莉花茶是由茉莉花冲泡而成。先将茶叶用开水泡开,倒去茶水,再用开水泡第2次,待泡出茶香味去掉茶叶,取第2次泡的茶汁,然后加入适量的调料,即可饮用。《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茉莉花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并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疮*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的作用。在秋季若常饮茉莉花茶,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润肺祛痰、强心降压、抗癌、抗衰老之功效,总之能使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
人参茶:人参茶由生晒参制成。可将人参晒干或烘干,切成薄片,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其中生晒参具有补气养阴、泻火除烦、养胃生津之功效,可在秋季的每日服用1次,有大补元气、润肺止咳、清热生津之功效,对在秋季养生的人们来说益处多多。
金银甘草茶:金银甘草茶是选用金银花、金石斛、甘草制成的。先将金银花、金石斛、甘草洗净备用。把所有的原料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以中火煮,待味道渗出,滤出残渣即可饮用。金银花有清热杀菌的作用;金石斛有解*生津的作用。夏季常饮此茶,能清热解*,对于口干舌燥、喉咙痛、尿道感染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石斛枸杞茶:石斛茶是选用石斛、五味子、枸杞、麦门冬制成的。先将石斛用冷水浸泡2个小时。然后捞出放入锅中加水小火煮30分钟,待水滚后,熄火。再将石斛汤倒入其它几味药中焖5-6分钟,即可饮用。石斛能滋养肺胃,清热生津,但因其味比较重,可放点冰糖,冰糖和石斛配伍可化痰;枸杞性味甘平,能滋补肝肾、益精养血;麦门冬微寒、味甘,能润肺止咳、清心降火。秋季常饮此茶,有滋阴润肺、养胃宁心、延年益寿的作用。
高丽参茶:高丽参茶是由高丽红参、蜂蜜等制成。将人参切片晒干,放入沸水种冲泡,加入蜂蜜,有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之作用;麦在秋季每天的早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养阴清热、补气生津、解*抗癌的作用。
配方:用绿茶、菊花、槐花各3克。
用法:沸水冲泡,常饮。
功效:菊槐降压茶能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服用,有预防出血的作用。
2、健身茶
配方:将*参、*芪各10克一同煎煮沸10分钟,去渣取液,趁热冲泡九侯仙茶即可。
用法:每日1剂,当茶水饮之。
功效:健身茶益气固元。用于气虚乏力、头昏心悸。
3、酥油茶
配方:砖茶50克、酥油克、牛奶1杯、开水2公斤。
用法:将砖茶、酥油、牛奶、适量精盐加入开水放入长圆形的茶桶,然后用木棍上下抽打,至相互交融为止,再倒入茶壶加热即可。
功效:酥油茶滋阴补气,健脾提神。适用于虚弱。
4、五味子茶
配方:北五味子3~5克,绿茶0.5~1.5克,蜂蜜25克。
用法:北五味子用文火炒至微焦,与绿茶一起用沸水冲泡5分钟,趁热加入蜂蜜拌匀即成。每日1剂,分3次温服。
功效:五味子茶具有振奋精神,补肾益肝的功效。
如果你喜欢本文,分享到朋友圈吧!!!
养生茶道()
中国最专业茶叶知识大全平台。茶与生活集中了丰富而专业的茶文化、茶道、茶艺知识,为喜欢茶文化、茶道、茶艺的用户提供学习、沟通、交流茶文化、茶道、茶艺、茶道文化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