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
1.什么是饮用水?
饮用水是指可以供人们喝及日常生活使用的水。除了喝水,洗菜、做饭、刷牙、洗脸、洗手、洗衣、洗澡等日常生活也离不了水。
2.饮用水的来源
自来水
大自然的水源水,通过自来水厂集中净化、消*后,再由水管送到居民家中的水。只要打开水龙头,水就自然出来了,所以叫自来水。
水井,水窖,蓄水池
瓶装水、桶装水等
3.不是什么样的水都可以喝
注意以下四点!
4.如何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注意以下三点!
5.水为什么要烧开喝?
杀死细菌、病*等病原微生物。
6.水壶中为什么会出现水垢?
7.自来水为什么出现乳白色?
自来水中有小气泡,放一会儿就好了。
8.自来水为什么有氯味?
水中有微生物,加氯消*,氯味不影响饮用。
9.自来水管如何防冻?
10.自来水冻住了怎么办?
11.保护水源,我们能做什么?
12.节水小窍门
13.为什么用水要交水费?
维持工程收支平衡和正常运行,以水养水,同时增加节约用水意识。
水宝de话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果喝的水不健康,不仅起不到养生保健的作用,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哪些水对身体有利,哪些水对身体有害,对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随时了解饮用水水质状况,使饮用水卫生标准更贴近群众生活,在保护人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
编辑:马白昕
前言
本文为中国水利学会在年“科技志愿,服务基层”项目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三下乡”活动内容之一,“农村饮水安全12问”旨在面向公众科普饮水常识及水和健康关系等相关知识。
农村饮水安全知识12问1Q:为什么要保护好“大水”,才能喝好“小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治水最具有挑战性的国家。
水不是无限供给的资源,必须坚持节约和保护,统筹兼顾江河湖库地表水和地下水(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大水”)与每家每户所需的自来水和超市里买的瓶装水(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小水”)。只有“大水”保护好了,自来水厂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老百姓喝的“小水”就会更实惠更安全更健康。
2Q:如何才算农村饮水安全了?
农村饮水安全指农村居民能及时取得足量够用的生活饮用水,且长期饮用不影响人身健康。水量方面,丰水地区每人每天可获取的水量不低于35升,缺水地区不低于20升。水质方面,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用水户,要执行现行水质标准;分散供水工程的用水户,要求饮用水中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异色异味、用水户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用水方便程度,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取水距离不超过米;牧区可适当放宽。供水保证率要大于90%,即一年90%以上的时间供水能得到保障。详见中国水利学会发布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
3Q:我国有哪些水问题?
水多——洪涝灾害,过个几年就会报道哪里哪里发大洪水大暴雨了,如年发生的武汉长江大洪水,年发生的北京7·21大暴雨,等等;
水少——干旱缺水,许多城市快速发展缺水问题突出,有时候看似不缺水的鄱阳湖区域也发生干旱导致农作物缺水,北京南水北调通水之前缺水压力巨大;
水脏——水污染,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水的污染;
水浑——水土流失,如*土高原陡坡耕作、长江上游乱砍森林水土流失严重;
当前我们主要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三大新的水问题。
4Q:如何从自身做起从我做起节水护水呢?
一是身体力行、积极作为,让节约用水引领社会新风尚。每一滴饮用水自来水都是翻山越岭、远道而来的。倡导开展“光瓶行动”,坚持喝光瓶底最后一口水,随身带走没喝完的瓶装水。筹办会议时,尽量安排小瓶的瓶装水,喝完一瓶、再供一瓶;参加会议,尽量自带水杯,少用公用水杯纸杯,节约洗杯用水和纸杯。
二是全面发动、人人参与,让文明用水塑造生活新方式。坚持厨房节约一碗水、浴室节约一桶水、洗衣节约一盆水,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尝试养鱼的水用来浇花,淘米的水用来洗碗,洗脸的水用来拖地,形成一水多用的良性循环。用自己的文明言行劝导、纠正身边的不良行为,形成人人关心节水、时时注意节水的新常态。
5Q:每家农户和每个居民如何保护水资源呢?
在河湖保护范围内:
一是请不要倾倒、扔弃、堆放、储存、掩埋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不要向河湖排放污水,不要进行爆破、打井、乱建、乱取土等行为。
二是请不要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污染物的车辆、容器及包装物品,不要炸鱼、电鱼、*鱼和围垦河道等活动。
三是请不要将清洗车辆、衣物等污染水体的物品,以及污水、垃圾倒入河湖。
四是请爱护河湖的每一件水利工程及设施,不毁坏堤防、护岸、涵闸、泵站等河道配套设施设备。
6Q:近年来河湖边常会看到河长制公示牌,这是怎么回事?
“河长制”是时下河湖管理的热门话题。起因于年江苏无锡当年5月底太湖蓝藻暴发,居民饮用的自来水有臭味。为改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被污染,无锡市于年8月底出台了《无锡市河(湖、库、荡、氿)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及考核办法(试行)》,文件中出现了现代版“河长制”概念。
“河长制”这个由江苏无锡首创、源于蓝藻暴发的水环境管理制度,由于实施以来效果不错,后陆续被国内各地借鉴,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等8个省(市)*委或*府出台了文件,在全省(市)范围内推行“河长制”;16个省(区、市)的部分市县或流域水系实现了“河长制”。
年底,中央认为河长制实施效果不错,值得推广,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向全国推广。
目前,共计有省、市、县、乡四级河湖长30多万名,村级河湖长多万名,多万名河长湖长上岗履职;还有众多的民间河湖长。31个省区市的省、市、县均成立了河长制办公室,承担河长制的日常工作。
7Q:烧开后有水垢的水,安全么?
一般情况下,饮用水中总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浓度)大于mg/L时,烧开后就会出现水垢,但在标准规定限值(万人工程㎎/L、万人以下工程㎎/L)范围以内时,不影响人体健康。比如北京自来水总硬度在㎎/L左右,烧开后也有水垢。通常北方的地下井水,烧开后也会有水垢。
我们烧水的时候,当水达到一定温度,水中的钙镁离子就会与酸根结合,生成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钙等析出沉淀,从而形成水垢。一般水中含钙离子较多,所以水垢的主要成分一般为钙盐,因此烧开水的锅炉要定期去除水垢,因为水垢会影响传热。在家庭中,可以用醋除去水垢。
8Q:多喝饮料的坏处是什么?
一是影响消化系统。不管哪种口味的碳酸饮料,让你感觉很爽、很刺激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碳。足量的二氧化碳有抑菌、杀菌的作用,但碳酸饮料喝得太多对胃肠消化却是有害的。冰凉的水加上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人腹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二是导致肥胖并损坏牙齿。饮料中过多的糖分被人体吸收,增加了热量,容易喝上瘾,长期饮用会引起肥胖。饮料中的糖分和酸性物质,对青少年的牙齿发育很不利,容易腐损牙质。
三是导致早发骨质疏松。可乐类饮料大多也含有磷酸,钙与磷是一对平衡搭档,过多地摄入磷就会防碍钙的吸收。因此,常喝可乐类饮料,会减少骨骼对钙的储存,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会大大提前。
9Q:水的功能您知道多少呢?
水占人体重的60%-70%,人的体温调节、新陈代谢、各种物质吸收、运输及排泄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水的作用。
?水可以运输身体内所有物质,清除身体各部分产生的有*废物,并把它们交由肝和肾处理。
?水是关节空隙的主要润滑剂,有助于防止关节炎和背部疼痛。
?水可以防止基因遭破坏,并使基因修复机制更加有效。
?水可以大幅度提高骨髓免疫系统的效率,所以水也可以提高防癌的效率。
?水有助于减少心脏病和中风发生的几率。
?水可以使骨髓的造血机制恢复正常,并有助於防止白血病和淋巴瘤。
?水可以大幅度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以对抗感染和癌细胞的产生。
10Q:我们每个人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呀?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0.5~1岁,每天水总摄入量为毫升(奶/食物+饮水)。
1~2岁,水总摄入量0毫升(奶/食物+饮水)。
2~3岁,每日饮水量~毫升;4~5岁,每日饮水量~毫升。
5~7岁,每日饮水量~毫升;7~10岁,每日饮水量0毫升。
成人,每日饮水量~1毫升。哺乳期女性,每日约需喝水2毫升。
建议:大家外出尽量自带水杯、少用一次性纸杯。如果购买瓶装水,建议一是多买矿泉水或山泉水等、少喝纯净水;二是看看瓶装水的产地在哪里?一般来说人少地广的西藏、新疆、青海等区域产地的水比较好;三是购买的瓶装水尽量在汽车后备箱里少储存,特别是夏天温度较高对塑料瓶装水不利。
11Q:不爱喝水或喝水少的人,身体有什么反应呢?
偶尔一次喝水少,对身体影响非常有限。但比起爱喝水的居民来说,长期喝水少会让身体发生“质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等口渴的时候再喝水,其实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因此平时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不爱喝水或喝水少的人,排尿次数减少,给细菌创造条件,容易引发尿路感染;尿量减少,易结石;血液黏稠度变高,易形成血栓;大便干燥,易便秘;尿酸在体内堆积,痛风风险增高;脂肪代谢不畅,不利于减肥;易发生膀胱、前列腺、睾丸、输尿管和肾等癌的风险;感冒时不利于身体散热、退烧等。
12Q:口渴时才喝水的观念是错误的吗?
现在很多人只知道渴了就喝水,喝水只是为了解渴。其实,喝水不但能解渴,维持生命需要,更是为了营养的需要、维护健康的需要。口渴是人体缺水的一种信号,一种病症信号。
当感到口渴时再补水已经有些晚了。因为人感到口渴时,体内的水分已散失2%~5%,此时可能出现心烦和少尿等身体不适。当体内水分散失5%~7%,会出现皮肤起皱、幻觉、狂躁,甚至发生轻度昏迷。
如果非要到口渴时才去喝水的话,犹如土地龟裂时才去给庄稼浇水,为时已晚。口渴才饮水容易导致脱水,影响人体健康,这是一种被动的饮水习惯,可以说是一种不良习惯。还有一些人渴了也不喝水,而是忍着,这样会造成人体长期处于脱水状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