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养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张雪亮教授谈辨病论治十三方
TUhjnbcbe - 2021/2/10 12:05:00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题目叫《辨病论治十三方》,大家都知道中医学辨证论治是它的最大的特点之一,也是它的长处,当然也是不好规范化、客观化的一个地方。但是,中医同时是有辨病的,《五十二病方》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方书,是辨病的,什么病用什么方,不用辨证。我今天给各位讨论的这3张方子都是比较简明扼要的辨病方,当然了,我们在临床看病的高手,他不会只辨病不辨证。

以后有机会我会给大家讲“中医遣方用药的流派”,其中的一大流派就是“辨病辨证相结合”,又叫“药性药理相结合”。辨病辨证相结合,效果要高于单纯的辨证,或者高于单纯的辨病。咱们现在中医药大学培养的绝大部分毕业生,当大夫以后,我给它起个流派的名字叫“理法方药派”,辨证的过程叫“理”,“法”确定治法,最后用什么方、什么药加减,这就叫“理法方药派”。第三大流派叫“方证派”,方证相应,“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只要有这三个症状,不用号脉,不用看舌苔,直接用吴茱萸汤,吴茱萸用参枣姜,四味药,这就叫方证派。当然,这要基于对经典条文的纯熟。

学好中医三个字

第一个“背”,这个是没有什么途径的,没有投机取巧这一说,我们要打好很多基本功,包括这个基本的药物的常识、方歌,经典里头的名句,四大经典“内伤金条”,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辨,有很多东西都要背。

第二个字“悟”,我们要自己去体悟,去思索、思考。程国彭,程钟龄写过一本书叫《医学心悟》,一开始就说“心悟者,上达之机。言传者,下学之要”,不会思考、脑子太死板,当不了好中医。中医学是个易学难精的学科,入门很容易,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认为,中医很好学,学点穴位,知道点儿基本的名方,中医不就这样吗?其实易学难精。

第三个字“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不用你提高不了,中医是个医学,是个经验医学。

0

牡蛎散

(不管什么病,只要是以出汗为主要表现的,都可以用)

(牡蛎、*芪、麻*根、浮小麦)

临床有一类病,中医叫杂病,说有的大夫擅长治疗内科杂症,什么叫杂症?就有些病,你很难说归到哪一个系统、哪一个科去看的病,但是在临床又很多见,中医就给它起名叫杂病、杂症。

比如说有的人怕冷,怕的邪乎,咱们大家都是临床第一线的专家,大家肯定经常见这样的人,一点风都不能见,一点凉都不能受,你说这叫什么病?又没有甲低,其他的检查都正常,就是恶寒怕冷。

还有的人是出汗,出汗出的邪乎,中医叫汗症。汗症有很多,比如“偏汗”,身体的正中线,右边出汗、左边不出,左边出汗、右边不出,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不出,这叫偏汗。还有的特殊部位的出汗,比如“手汗”,我曾经见过一个小姑娘,两个手往下一放,就像水龙头没关严一样,汗往下滴答。还有的是“头汗”,《伤寒论》有句话叫“但头汗出,齐颈而还”,“但”就是只是、仅仅,仅仅是头汗出,从脖子以下没有汗,这就是特殊部位出汗。有的人是胸出汗,有的人是背出汗。

我刚才说的怕冷也一样,有的人就是两个腿凉、脚凉,有的人是小肚子冷,还有的是就背冷,有的是后背就手巴掌一块地方冷,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有记载“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说一个人“心下有留饮”,身体里头有痰饮,这个人后背冷,就手巴掌大的地方,老是那块儿冷。

临床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病,你要说给它戴个疾病的帽子,给它明确诊断,还很难说是个什么病,这个在中医里头都归到杂症、杂病里面。

在临床,我相信各位也有这个经验,汗症的人很多,有的就是单纯的汗症,还有人是因为有其他的病导致的,比如说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有很多爱出汗。中医汗症又分为自汗和盗汗,自汗就是白天出汗,盗汗是偷偷摸摸的出汗,睡着以后。中医有句俗话叫“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这是一般来讲,但是不一定。大家到临床去看,有的不是阴虚也盗汗,湿热证也可以盗汗。

我们讲牡蛎散,牡蛎散治疗汗症。

当然了,我们今天讲辨病,你在辨证的前提下加上辨病方,效果更好。这个方子治疗汗症,不管是全身出汗还是身体某一个部位出汗都可以。它的出处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个方子不大,就四味药,牡蛎、*芪、麻*根、浮小麦。

小麦一定是浮小麦,浮小麦就有敛汗收涩的作用。牡蛎一定是煅牡蛎,这也是有规律的,当我们想要一个中药加强它的收涩的作用,要么炒,要么煅,一定把它搞熟,越熟越烂,它的收涩的作用越好。麻*是麻*根,记住,不是麻*,麻*是发汗的,发汗力量很强,不能用反了,我们止汗不能用麻*。

我们这次新冠肺炎是离不开麻*的,效果好,麻杏石甘汤,这次新冠肺炎期间我写了一篇小文章叫《瘟疫面前说麻*》(瘟疫面前说麻*)。我们中医科学院一个老先生在几十年前就跟我说,麻*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药斗子里头躺三年没关系,但是当非它不可的时候,其他药效果和它比可能要差很多。

我不知道各位用麻*的经验多不多,我从30多岁就有自己的诊所,现在我们博物馆的两组药柜子是我捐的,当时我还没到博物馆工作,我就捐过两组药柜子,那是民国时期的,很沉,我捐给博物馆了。我治疗过很多,特别是风寒束表的那种感冒、高烧,用麻*剂,效如桴鼓,半副药就有可能把烧退下来,一般来说都超不过一副药。所以大家有时间要好好学习麻*剂,下一步我们会讲麻*剂。这说到麻*根了,我们就提到一些麻*,麻*有生麻*和炙麻*,生麻*发汗解表的力量更强。

我们看看这四味药在一起,它的主要作用是敛阴止汗,益气固表。因为里头有*芪,所以这个方子还是偏于虚证的出汗,《*帝内经》有句话叫“阳加于阴谓之汗”,这个汗从身体怎么出来的,是“阳加于阴”,阳在后边儿推着,阴在前面跑,阳把阴给推出来,这就叫汗。所以说阳虚可以出汗,阳旺也可以出汗。

还有虚实夹杂的也能出汗,一会儿我们会讲到中医治疗汗症的一个名方叫当归六*汤,当归加六个*治疗汗症。清火的*芩、*连、*柏,火旺就出汗,但同时还阴虚,所以还用了生地*、熟地*,还有*芪,气阴两虚,这个人身体虚还有火,当归六*汤治疗这样的汗症。

我们这儿说的牡蛎散适用于以气虚为主的自汗,但是各位在临床用的时候可以灵活,气虚不明显,把*芪去掉,照样可以用牡蛎散,或者把*芪的量减小一点。气虚明显的,把*芪的量加大。我在临床治疗汗症,我是经常用牡蛎散的,这个病人一见了效,他立马就回头来找你了,吃完你的药,好长时间没效,他还找你吗?他找别人看去了。有效了,还会一传十,十传百,病人他都来找你。

这个辨病方不能小视,你光辨证了一个气虚,光用*芪、*参,补中益气汤,气阴两虚用生脉饮,但是你不加牡蛎,不加麻*根,不加浮小麦,你止汗的效果能好吗?起码不会那么快,对不对?

牡蛎散在临床我认为自汗、盗汗都可以用,可用于“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盛,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

我们中医写东西,要么就三个字,要么就四个字儿,中医叫医文并茂。一个好的中医,那要求很高,口才也要好,看病也要好,文笔也要好。我看有的人写病历,“平时特别爱着急”,还要这样写吗?我说俩字“易怒”就行了,“平时特别爱着急,动不动就出汗”,这个都不叫病例了,中医要强调医文并茂。医文并茂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书法,我这个年龄段能写书法写得好的很少了,老中医那书法都很漂亮。牡蛎散现代运用,我们可以治疗疾病以后,产后、术后、肺结核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自汗、盗汗,其实不管什么原因,汗症都可以用。方解我想不用给大家讲太多,简单说两句就行了。说到“阳加于阴谓之汗”,这个阴和阳的关系,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是这么说的,“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个阳在外是指的卫气,保卫的卫。卫气不固,气虚以后表虚了,阴液就容易外泄,这就是出汗了,这是一种常见的出汗的原因,就是因为气虚,叫表卫不固。时间长了,出汗多了还可以伤到阴,气阴都会虚,所以要敛阴止汗,益气固表。你看煅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涩止汗”,中医讲君臣佐使,既然叫牡蛎散,它是以牡蛎为主药的。我们背方歌,方名里头的药一定不要忘了,我记得有些学生,请写出银翘散的组成,有人把双花、连翘给忘了,“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有人把后边儿全写出来了,就是唯独方名里头的双花、连翘没写。*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是臣药。

当然了,一个方子也不见得君臣佐使都要有

我们说中医的方子一个药也可以是个方,两个药也可以是个方,三个药也可以是个方。甘草汤,甘草汤治疗嗓子疼,就一味生甘草。桔梗汤两味药,甘草加桔梗,也治疗嗓子不舒服。咱们现在电视台这些年做中医宣传的节目做的很好,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养生堂在几年前找我,那时候说张老师去讲点儿中医,但是你们中医几乎说出来所有的东西我们全讲过了,还有我们电视台没讲过的吗?一天到晚全是这些,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五脏六腑、经络穴位,西医也是讲来讲去老是高血压、糖尿病这些东西,思路枯竭,不知道讲什么好。我说那我给你讲个题目吧,我给你讲“药对”,“药对”他们没讲过,从来没讲过,我是第一个在电视台讲“药对”的。“药对”就是一对,一加一两个药在一起配对,叫“药对”又叫“对药”。施今墨老先生喜欢用“药对”,“药对”有没有标准,谁和谁是一对,有标准吗?双花配连翘是经常搭配,芦根配白茅根可以。但是任何一个方子里头出现的药都可以叫“药对”吗?所以我讲的时候,我讲的不是这么个讲法啊,我讲的“药对”本身就是一个经方,就是一个古方。比如说,我说第一期我给你讲姜,他们说,姜张老师你别讲了,国医大师路志正老先生早就在我们电视台讲过怎么泡姜怎么吃姜,夏天吃还是冬天吃。我说我不这么讲,一个人阳虚怕冷,甘草配干姜,这是不是经方?叫甘草干姜汤。一个人打嗝胃不好,胀气、恶心、呕吐,陈皮配生姜,这是《金匮要略》的橘皮汤,原文说“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就两个药,这时候不用干姜,因为他恶心呕吐,用生姜,生姜配陈皮叫橘皮汤。一个人既怕冷又怕热,寒热错杂,张仲景有个名方,栀子配干姜,叫栀子干姜汤。大家看这个药对的层次一样吗?把张仲景姜的搭配分别讲了三个经方。而且这些经方的医案医话那就太容易找了,因为都是经方。我不一定讲我的医案,我给你讲老先生的医案,我讲甘草干姜汤,我就讲到岳美中老先生的医案,岳美中老先生用甘草干姜汤治疗大出血,失血到什么份上?失血到接近休克,“问之不语,扪之不温”,问他不回答,拿手碰碰他的皮肤都没热乎气儿,鼻子出血。这是年代很久远的事了,那个时候医疗条件很差,岳老先生大剂量的甘草干姜汤下去,急煎顿服,不要泡药啦,来不及啦,马上煎一次多喝点儿。喝下去一会,皮肤逐渐转温,鼻子再不出血了,身体慢慢就好了。所以说,一个方剂不见得君臣佐使全有。三味药,麻杏石甘汤大家都知道,张仲景的名方麻杏石甘汤治疗寒包火,外寒内热麻杏石甘汤,麻*去节。有个方子叫三拗汤,听说过吧?那你麻*去节,我就不去,给你别扭着来叫三拗汤。我三味药也可以是个非常好的方子。张仲景橘枳姜汤,陈皮、枳实、生姜三个药在一起。牡蛎散是个好方子,大家要记,要知道。浮小麦多好啊,它是食品,所以说没有什么副作用,大胆的用就是了。说到小麦,我们还要记住张仲景另外一个方子,治疗妇人脏燥症,叫甘麦大枣汤。原文是这么说的“妇人脏躁”,脏躁一般女性多,所以张仲景这么写,张仲景写的书就是当年的医案,他治疗这个病,用的这个方,他就写下来。有个女的得了脏躁病,“喜悲伤欲哭”,老是想哭,感觉受了天大的委屈,“数欠伸”,老是没劲儿,想打哈欠,“像如神灵所作”,就像有个神灵在那指挥,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甘麦大枣汤主之”。三味药,甘草、浮小麦、大枣,大家说这三个都是食品,能治病吗?甘麦大枣汤三个药能治病吗?用准了就能治病,我曾经给一个北京的女领导看,领导压力大,她告诉我每天签很多字,姓签上名就签不上了,手哆嗦抖,脏躁病,就给她开甘麦大枣汤。我们这是说到浮小麦了,止汗的时候用浮小麦,当你为了健胃,要用麦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炒麦芽,大剂量的炒麦芽。我们刚才集中讲了牡蛎散,治疗各种汗症,除了牡蛎散以外,大家在临床可能经常用一种中成药来治疗自汗,那就是治疗气虚的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有中成药,就三味药,白术、*芪、防风。很明显,玉屏风散是以补为主,*芪、白术都是补的,补气健脾,补中寓散,也有一定发散作用,有防风嘛。牡蛎散是以固涩为主,固涩里面又有*芪来补气,所以它是补敛并用。这个要区分,要知道当气虚为主的时候,我们用玉屏风散,当想以收敛为主的时候,我们用牡蛎散。我在临床还经常高度浓缩为一个学说,就是我们在临床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取得效果呢?我提出来一个要重视《*帝内经》的一个标本学说,标本理论,你要分清楚哪个是标,哪个是本,标本同治效果才好。标和本不是固定的,它是一个相对的。在症状和疾病面前,症状是标,疾病是本。我们说的出汗,假如是高血糖,血糖特别高,糖尿病没控制好引起的出汗,尽管我们用了牡蛎散能见效,但是从长远看,如果想取得好的效果,还是要把血糖控制好,要规范治疗。这就叫疾病和症状相比,疾病是本症状是标。所以我们讲这个标本学说,标本理论在临床很有意思。比如说咱们讲汗症,一个病人出汗,什么叫标,什么叫本,出汗多这是标,背后是气阴两虚这是本,所以我们用牡蛎散。假如这个病人出汗多,虚实夹杂,当归六*汤,虚实夹杂是本,出汗是标。大家看,我们用标本学说串起来讲临床、讲治病是非常好的,纲举目张。我们刚才讲了牡蛎散,这个牡蛎散,现代临床有些人用它,不仅仅是用来煎药来喝,还有可以外用。比如说有人用来穴位贴敷,把散剂打碎贴到穴位上,治疗帕金森病多汗症。牡蛎散不仅内服有效,外用也有一定效果。你要知道有很多人不愿意吃药,有的人现在还过分的夸大了中药的*副作用。有人一吃中药,就说大夫这个中药不会把我的肝肾吃坏吧?建国70年以来,中医药发展最快的是中药的研究,药理*理的研究。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长期大量的用,可以导致肾*性,所以很多人就会关心这个,有人就是宁愿有事儿尽可能不吃药。穴位贴敷用牡蛎散治疗帕金森病多汗症,这是有论文报道的,一次贴四到六个小时,一天贴两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咱们做穴位贴敷的同道可以试试看。报道还做了对比,和安坦片对比,总有效率牡蛎散的效果更好,而且它的不良反应率也低很多。不良反应率牡蛎散治疗组是20%,对照组是85%,不良反应率。如果外用取穴,以神阙穴为主,肚脐眼,叫脐灸、脐疗,这个地方做艾灸的叫脐灸,放药在这儿叫脐疗,在肚脐眼做文章。肚脐眼不能扎针,咱们人身上这么多穴位,神阙穴是不能扎针的,但是可以做艾灸,可以把药贴在那儿,能帮助治疗很多病。我有个大学同班同学,现在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一把手校长,他当年带了很多研究生,就研究这个脐灸、脐疗,好多学生八九个就研究这个脐灸、脐疗,很有意思的。当然除了这个还可以配其他的穴位,神阙是主穴,我们可以配大椎穴、肾俞穴、足三里,可以配合起来。这个对照组,安坦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有一些胸闷心慌、眼花、口干、口苦、甚至可以出现幻觉。咱们知道对于疾病而言,爱出汗的除了糖尿病、帕金森,还有甲亢,甲状腺激素到全身去的地方,血液里头太多,就会引起爱出汗的表现。从中医来讲,用牡蛎散治疗甲亢的汗症适合用于气阴两虚型的甲亢,时间长了欲火耗阴,导致阴虚了,气促、心慌乏力、少寐,睡觉少多汗,这样我们可以用牡蛎散。这个牡蛎散不仅仅可以改善体质,还可以降低用西药的量。必要的时候,气阴两虚很明显,牡蛎散可以加生脉饮,配合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五味子本身也可以止汗,用于阴虚的汗症,五味子是很对证的。生脉饮还可以改善肝功能,五味子降转氨酶改善肝功能是有确定疗效的。还有人用牡蛎散治疗原发性手汗,就是手出汗,效果也不错。这样的人往往什么情况下容易比较明显,一个是情绪波动,情绪激动,立马出汗,或者温度升高,周围的环境温度高,或者活动,有体力运动以后。牡蛎散还有临床报道,用它治疗肺结核的盗汗,当然有可能再加一点养阴的药,治疗肺结核的盗汗,大家知道肺结核是容易盗汗的。加上当归六*汤治疗盗汗,牡蛎散加当归六*汤我刚才已经讲了几次了,当归六*汤是一个治疗出汗的非常好的方子,因为它虚实都有,虚实夹杂,这样的病。牡蛎散我们就讲这么多,大家以后在临床用于这种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帕金森,这个不管什么病,只要是以出汗为主要表现的,都可以用。

02

苍耳散

(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

(过敏性鼻炎)

四味药,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简明扼要,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包括鼻窦炎,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不通。功效是散风邪、通鼻窍,特别用于那种一见风就容易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不通的。中医的病名叫鼻渊,中医没有鼻炎这个病名,我们叫鼻渊,还可以前额疼,鼻炎、鼻窦炎有的时候可以头疼,慢性鼻炎都可以。苍耳子是有小*的,有小*没关系,大家量不要用太大,3、5、6g那是很安全的。辛夷特别要注意,要包煎,煎药的时候拿布包上,否则的话它容易刺激那个嗓子难受,有的开方的时候忘了写个包字了,结果喝完以后胃不舒服,甚至会拉肚子,从嗓子一直刺激胃和肠都有可能,所以这是古人的经验,辛夷要包煎。这个方子是南宋严用和的方子,出自《济生方》,原方是用葱、茶调服,现在倒没必要,用葱有什么好处?葱也有通窍的作用,葱就是通的鼻窍,我们老家话叫“葱剌鼻子,蒜剌心”。我们老家有一道名吃,在北京也很有名气的,我们老家是个单位的单,什么县?单(shàn)县,单县羊汤很好,有机会大家可以尝尝,单县羊汤很好喝的,有白汤有红汤的,里头用了很多中药,得有十种八种,甚至山奈、草果里边都有。单县羊汤,我回到老家,我看有的地方上面写简介的时候说是吕雉发明的,这是没有根据的是吧,什么事都往她身上按。现在这个鼻炎病人太多了,和环境有关系,和我们的体质也有关系,首先当然和环境是有关系的。苍耳散好处就在于方子小,中医有句话叫“药专效宏”,药比较专一,效果就大,效果来的就快,叫“药专效宏”,有的时候方子太大,药味太多,它的方向就散了,所以说就反而效果来的慢。但是有时候也没办法,假如一个病人症状特别多,特别复杂,有时候方子稍微要大一点。但是现在我们治疗鼻炎要“药专效宏”,几味药。苍耳散治疗什么导致的鼻炎?是风邪犯肺,鼻窍不通,所以我们治疗原则要祛风通窍,这个苍耳子“独能上达巅顶,疏通脑户之风寒”。

其实苍耳散不管是风寒风热都可以用

大家看白芷、辛夷偏温性,但是薄荷是偏凉性的,所以风寒风热都可以用。如果是风热的,你把薄荷的量加大,把白芷的量减小。如果是风寒的,把白芷的量加大,把薄荷的量减小。有的人特别较真,你这个方子里头是寒性药多还是热性药多?用这个来判断这个方子效果的好坏,不一定。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前有个方剂学的老教授叫王绵之先生,他说过一句话叫“舍其性取其用”,舍其性,把它的寒性热性不要看的过重,除非是大寒大热的药,有很多偏寒一点,偏热一点没关系,叫“舍其性取其用”,我取的是它的作用,只要它能通鼻窍就可以。苍耳子对鼻炎效果挺好的,辛夷那也是特效药,说的夸张一点叫特效药,通鼻窍效果来的很快,白芷也是,在这儿呢,整个方子还是偏于温热,所以加了薄荷,薄荷对三个偏于热性的药起到一点制约的作用,但同时它又宣散壅遏之热邪。我们刚刚说了原方是用葱和茶调服,因为葱可以升阳通窍,茶清利头目,所以整个方子祛风散邪,宣通鼻窍。我们有时候过分的看中了辨证,一开方我们只想到了辨证,那个效果来得很快的药反而忘了,比如风寒感冒九味羌活汤,或者正虚又风寒感冒人参败*散,可是你忘了它的主要表现是鼻子的表现,你恰恰就把辛夷、苍耳子这些药忘了加上去了,效果还是不会太快,这就是为什么我今天第一次给大家讲课要先讲辨病!

03

辛夷散

(辛夷、细辛、藁本、升麻、川芎、木通、防风、羌活、炙甘草、白芷)

(过敏性鼻炎)

以苍耳子为主药叫苍耳散,以辛夷为主药叫辛夷散,同样还是在严用和的《严氏济生方》里头。辛夷散古书里头不仅是这一个方子,咱们中医历朝历代几千年了,有的方子是一个名都叫这个名儿,但你一查发现药物组成不一样,要搞清楚是哪本书上的这个方子,组成有什么。辛夷散治疗过敏性鼻炎,包括鼻息肉,鼻子的问题。它的组成,辛夷、细辛、藁本、升麻、川芎、木通、防风、羌活、炙甘草、白芷。稍微大一点比刚才的方子,刚才咱们讲两个方子都是四味药。辛夷散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都可以,我感觉还是不如苍耳散“药专效宏”,苍耳散药物简单。

辛夷散外用治疗鼻窦炎

现代的临床大夫也有的把辛夷散简化,曾经有一个大夫在四川中医发表过文章,年第四期,说怎么用的辛夷散呢?塞鼻子治疗鼻窦炎,他把辛夷散塞到鼻子里头,外用治疗鼻窦炎。他这个辛夷散和我们讲的辛夷散不一样,他就四味药,大家可以记一记,以后有机会可以试试看。辛夷5克、白芷0克、苍耳子0克、桂枝5克,他这方子就像刚才苍耳散一样,就四味药,而且和苍耳散还有点接近,大家看苍耳散,苍耳子、辛夷、白芷,他全有,只不过他没用薄荷,他用了桂枝,其实还是苍耳子散的底方,他起了个名字叫辛夷散。他按照这个量把这四味药烘干、研成末过筛,装到瓶子里头,以备不时之需。这挺有意思,当你鼻炎、鼻窦炎,吃过晚饭这个散剂就取出来克,然后拿双层的纱布,一寸左右,取两块,然后把这个药末包在里边儿,把它包成一个药球,把这个棉纱扎紧,后边儿留个一寸左右的线头。鼻炎两边鼻子哪个鼻孔最重,先塞这个地方,塞到里头。一个小时以后,那不有个头嘛,线头,把它拉出来,再用另外一个药球塞到对面那个鼻孔里,也是一个小时。他说他观察了一些病例,5天左右一般就能见好转。鼻窦炎有很多的,大家可以试试看,十天一个疗程。他说轻的两个疗程就痊愈了,重的也能明显减轻。这是比较简单的辛夷散外用治疗鼻窦炎,可以试试。也挺痛苦的,有的孩子鼻窦炎,头疼、难受就烦躁,还影响学习。中医是治病的,但也可以用来治疗动物,辛夷散有人用来治疗动物,治疗鸡、马的慢性鼻炎也有效也可以。我们说到苍耳散还要说一个什么呢,一看苍耳子大家就知道治疗鼻炎的,鼻子的毛病。但其实有人用苍耳子散治疗什么呢?治疗中耳炎急性期。说是苍耳散熏鼻子,用它来熏鼻子,然后再来个骨膜按摩。我给大家讲讲他怎么用的,ml的蒸馏水加热,把它熬开煮开了,这个时候把苍耳子散放进去,他说的苍耳子散是苍耳子9克、辛夷9克、白芷9克,前三个都是9克,薄荷用6克,再加鲜葱3克,原方,就是没有用茶。刚煮开的那个蒸馏水,把这五样放在水里头,放到容器里头,这个时候你这个鼻塞不通的,要先擤擤鼻涕,或者往回吸,反正要弄干净,这个时候就可以口鼻趴到这个容器上方20到30公分,一边搅拌下边那个药液,一边吸这个蒸汽。这就是苍耳子散熏鼻,熏五分钟,有可能鼻子里又有鼻涕了,再擤再回吸,然后再接着来熏。我刚才说的按摩,怎么按摩?熏了以后,张口闭口十几次,然后半张口缓慢按压耳屏,往下摁,摁压耳屏。大家都知道咱们讲养生,有个乾隆皇帝的“十常九勿”,经常做的动作,其中有个动作叫“耳常鼓”,和这个有点接近。按压耳屏,将耳屏堵住外耳道,然后突然放开,两个一起,这就和孙思邈说的那个“耳常鼓”一个意思,突然放开,反复这样十几次。每天操作两次,也是一周一个疗程,连续四周。中医有套理论叫“耳聋治肺”,耳朵的问题不是肾开窍于耳吗?但中医还有理论叫“耳聋治肺”,因为大家知道咽鼓管,这样可以改善咽鼓管的功能,我们这个鼻腔耳腔它是通着的。我们刚才说的苍耳子散、辛夷散都可以用这种熏的方式,我想对耳窍、鼻窍都大有好处。而且文献记载这个苍耳散它不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咱们古代是没有过敏这个词的,它是治疗受风以后的鼻炎犯了,可以是过敏,也可以不是过敏。这个图大家认一下啊,大家认识这几样药吗?第一个上面带了个小刺儿似的,是苍耳子,我们小时候玩游戏,然后都粘到身上扎着。第二个毛茸茸的是辛夷花,又叫辛夷,就是那个记住要包煎。包煎的包一般都写在药物后边右上角,但是我发现现在有些基层真的难以相信,我就不说哪个地方了。我给他开个方,闹了半天后来弄错了,抓药的竟然不知道,我们写到药的后边写着个“先下”,他竟然把这个先下后边的药先下了。比如牡蛎5克右上角先下,假如牡蛎后面是炒白术,他把炒白术先下了。我说咱们现在抓中药的就这水平,还有这样的?有个病人喝了好长时间的中药,她说那个抓药的就这么教她的,竟然把先下这俩字后边的药先下了,这种事我以前都没听说过。他认为抓药很简单,只要按照那个药斗哪个第一哪个第二来,会称就行了,连基本的素养都没有,肯定不是学药的。

《中医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咱们中医学我讲科普也讲过不少课,有一次他们请我上深圳去讲课,我经常讲,我就心想都不用备课,讲嘛,就像给街道老头老太太讲那种很简单。但是他们说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给他们讲科普,我一想我得换个题目,你给他们讲,你讲些什么动作,讲些什么,这个太浅了。我相信台下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人,有很多对中医药有很深刻的思考。果不其然,讲完以后他们提的问题,一会儿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他们有深刻的思考。所以那天我给他们讲的题目是《中医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我总结了中医有几大特点。第一,中医是关系医学。这是我头一次讲,没人这么讲,我认为中医学是关系医学,中医学讲关系,你有没有和周围的关系处理好,叫天人合一有没有处理好,这不是关系吗?包括我们过敏,周围环境的问题。第二层关系,你的五脏六腑之间有没有协调好,这是不是关系啊?“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不是关系医学吗?一个人肝胆有问题,早晚会影响到脾胃,早晚会影响到胃肠,所以我们提前要健脾胃,要提前要解决脾胃和胃肠的问题,这不就是关系吗?还有那个一着急就咳嗽,肝火犯肺的咳嗽,中医讲“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都能让人咳嗽,不仅仅是呼吸系统,这不就是关系吗?所以那种肝火旺的咳嗽,中医讲要怎么样?要釜底抽薪呀,要清肝火。你大量的止咳化痰药不管用,大量抗菌素不管用,一清肝火病人能躺下睡觉了,否则叫“咳逆倚息不得卧”,要放两床被子在背后,就那么躺会儿。所以中医是关系医学,包括心身的关系,我们刚才讲了心和身的关系,所以中医是关系医学。第二,中医是模糊医学。大家想有没有一定道理啊?中医是模糊医学。我们现在提倡中医药客观化、标准化,大家想想看吧,这个难度大了去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就说寒,咱们讲中药寒性、热性怎么标准?*连是寒性的,肉桂是热性的,丹参是什么性的?丹参是什么性呢?丹参古书记载不一样,有人说偏寒,有人说偏温,有人说性平,不寒也不温。我们说的中医学的很多名词是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我们说大寒大热的,你不能搞混,但是稍微有点偏寒偏热的没关系,叫“舍其性取其用”。模糊医学竟然到什么份上,曾经我们单位有个人说,WHO的一个官员到中国来考察传统医学,他就注意到一个现象在药房,咱们在座有可能有药房的朋友。咱们中医说开方,柴胡,0克,七付,你会拿那个小药秤称70克,那个秤杆是平的,称的很好,但是当你分药的时候,你注意看他怎么分,你注意看药工怎么分药。你到药店去看看,他拿手捏,甚至直接拿秤台往里倒,对不对?结果这个WHO的官员到最后说,你稍等一下,你把这七包药请你分别给我称一下,不是七付药吗?你把七付给我称一下,我看一样重吗。结果这一称,这个最重的和最轻的有可能差很多。当时这个官员就问咱们陪同的中医科学院的一个领导,说“医学是事关人命的事儿,你们那个抓药怎么能,这最大的一包药和最小的一包药怎么差那么多”,把他给问住了。后来他问我,他说张老师,如果你在场,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我说我怎么回答,我会拿两句话来说,第一句话,有句老话叫“药食同源”,茯苓、山楂、生姜、薄荷这些东西,它就是食品,多点少点真的没关系。但同时还有一句话叫“是药三分*”,“细辛不过钱”,当这个药工称细辛的时候,他敢不敢拿秤台往里倒?不过钱,3g都不能超过,他一倒5g6g出去了。遇到*药的时候,他一定会非常小心。比如说生麻*,特别是小孩儿,年龄不一样,用的量不一样,量大了发汗不止、大汗淋漓,虚脱怎么办?这就反映了中医学是一个模糊医学,我们说的四诊八纲,我们说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咱们说少阳病半表半里,谁能告诉我半表半里在哪里。我还总结了好几个中医学的特点,包括中医学是中庸医学,我们刚才说了“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就是个中庸医学。中医学还是人文医学,我刚才不说嘛,人家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提的问题,提的什么问题呀?举个例子,我讲完以后给他们一点时间提问,有个人说,你们中医科学院屠呦呦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靠的什么?青蒿素。青蒿素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没治疗过疟疾,可能也没得过疟疾,我得过,我在非洲工作一年半,我得了好几次疟疾,打摆子,我当时就吃的我们屠呦呦教授的青蒿素。他说假如你们中药都这么搞,把里面的成分搞清楚了,提取出来了,那以后还有饮片吗?咱们今天讲离不开中药,饮片还会有吗?这个问题假如你在场,你怎么回答?大家思考一下,他们真的对中医思考很深。*连提取了*连素,青蒿提取了青蒿素,人参提取了人参皂甙,那么饮片还有必要存在吗?我们这么多几百种常用药,上千种、几千种中药,还有必要存在吗?我都没加思索,我就给他举个例子。我说*连素,*连提取了*连素,*连素是干什么的?治疗腹泻的对吧,拉肚子的,急慢性肠炎的。但是*连是治什么呢?*连是干什么的呢?*连是清火的。那用的地方多了,张仲景大**连泻心汤治疗出血、鼻衄,鼻子出血、口鼻出血,清火。张仲景*连阿胶汤治疗什么呢?“心中烦不得卧”,心烦失眠,心肾不交用*连阿胶汤。*连还治的多了,*连还可以降血糖,交泰丸,*连加肉桂就有降血糖的作用。张仲景的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型的糖尿病,降糖效果也好。这次上武医院的仝小林院士,他写过一本书叫《重剂起沉疴》,量大才能治疗大病重病,我看他治疗糖尿病,就喜欢用*连,重用*连用到60克以上,30克起步,60克、90克、20克。*连还可以治疗口腔溃疡。那你说*连到底是治什么的?一切由于火盛,特别是上焦火旺导致的疾病,中医认为都可以用。所以*连素是替代不了*连的,同样青蒿素也未必能替代青蒿,两个概念。而且一个中药里头有很多成分,一个中药里的成分多了,还有的中药你搞不清楚它是什么成分起的作用。像石膏,石膏是什么成分啊,这不很单纯吗?我一个朋友是北京大学地质系的一个博导,她说我都奇了怪了,你们中医把石膏用的这么多,在我们看来石膏那有什么呀,那成分单一。但是石膏治的多了,麻杏石甘汤,咳喘。我还用于清胃热,大家知道有个方子叫清胃散,里头就有石膏。治疗一个老太太口干、舌红无苔、胃脘痛,还有很多毛病,我看了以前的方子没人用过石膏,我直接给她用清胃散“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及牙宣”,里头一定有石膏,大剂量的30g石膏一上,越来越舒服。所以说不讲成分是不对的,我们不要反对搞成分,但是唯成分论也是不对的。中医还有性,它是性偏凉,性偏热,这不是成分能搞清楚的,搞了几十年了也没搞清楚里头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决定了它是热性的还是凉性的,不知道。

04

过敏煎

(一切过敏性疾病)

(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甘草)

我们再介绍,今天我们要把鼻炎的方子讲透了。我们再讲这个名方——过敏煎。在座的各位,我想有的人有可能不知道,你听这名字“过敏煎”,是古代方还是现代方?古方会叫这个名儿吗?古方不会叫。医院的祝谌予老先生他自己创的,这个方子现在中医界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了。这个方子也不大,就五味药,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甘草。这个不仅仅是治疗鼻炎了,刚才我们说辛夷散、苍耳散,它以鼻炎为主,当然也有人用于治疗中耳炎。可是祝老的这个方子,治一切过敏性疾病。不光是鼻炎,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等都可以,不限于鼻炎。我记得我当年研究生毕业,八八年,祝谌予先生还参加了。他创的这个方子,要从传统中医上来讲不好理解,五个药在一起怎么搭配的?刚才那些古方都很好理解,补气散风解表,这个方子有养阴的有解表的,所以它的功效叫“解表和里”。我们看看这个方解,银柴胡,大家用的可能不多,银柴胡经常和胡*连一起配对,我们经常一起银柴胡、胡*连治疗阴虚骨蒸劳热这一类的病。它是味甘,性凉,清热凉血。它是凉的,但防风味辛甘,性温,祛风胜湿。乌梅味酸,性平,收敛生津。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生津,滋肾涩精。甘草味甘,性平,清热解*。你看这个方子在一起,五味药,有寒的,有热的,有收的,有散的,所以叫解表和里。必须要有防风一类的东西,为什么呢?毕竟很多过敏疾病它都是一见风就犯,就加重。但是我个人理解,我后来查了很多资料,关于这个过敏煎。祝老当年你别看是老中医,他一点儿不保守,他肯定也看了很多书和资料。整个方子,每一味药,我们说建国70年了,我们对中药的研究进展很快,而且我个人认为中医的成果一定出在中药和临床上,理论上很难,你们说谁能把五行学说研究透了,谁能把八纲学说研究透了?它就是凭空构建的一个东西,所以你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那种凭空构建的学说,没有结论。但是中药是实实在在的,临床也是实实在在的。过敏煎里每一个药在药理实验中都有抗过敏作用,整个方子做实验还有抗过敏作用,它能没有抗过敏作用吗?每个药都有,加在一起还有,所以叫过敏煎。所以我们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时候,可以把它做个基础方,然后再辨证,你别管把标把本放在前面都可以。标和本有时候哪个是标哪个是本不是特别重要,一起治就行。

过敏性荨麻疹

一个人如果是过敏性荨麻疹,先用过敏煎。然后可以加减了,如果是风寒的,一见凉一开空调立马就浑身起疙瘩、痒、打喷嚏、流鼻涕怎么办?加祛风寒的桂枝、麻*、升麻、荆芥。有人一见风热,稍微有点热就过敏加重的,加辛凉的菊花、蝉蜕、双花、薄荷。总而言之,我们说了,先把过敏煎开上,见风寒的加这个,见风热的加那个。还有血热的加丹皮、紫草、白茅根。热*内盛的,加双花、连翘、甘草、蒲公英、地丁、板蓝根,这是说的荨麻疹,普通话叫荨[qián]麻疹。我曾经听过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个教授给我们讲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你要想讲中医科普,你得先接受培训,传媒大学的教授讲要讲普通话,普通话说的好才行,他说北京话都不行,北京话去讲科普去宣传都不行。他举了个例子,说一个北京人上来讲“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儿”,这他说的是真事儿,儿音很重。但是后来我上这么多次电视台,电视台告诉我,他们还希望有点口音的专家来讲,听着好玩,你有点广东味,有点湖北味,有点南腔北调,只要大家基本能听懂就可以,谁能一天到晚说普通话说那么好。全国普通话说的最标准的,大家知道是哪里吗?是北京吗?河北?河北哪里?你到唐山那边,你看那普通话说的好吗?全国普通话说的最好的是承德。

过敏性哮喘

刚才说的过敏性荨麻疹,再看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我们先加一个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都知道,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这叫三子养亲汤。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后边再加葶苈子、杏仁,葶苈子一般我都很少用,因为葶苈子泻肺力量有点大了。但是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三子养亲汤。我在临床喜欢用小经方合方,那效果来的快,用两三个小经方合在一起。

过敏性紫癜

我们说了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哮喘,我们再看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加几个炭药,因为皮下出血,藕节炭、血余炭、荆芥炭,中医有个学说叫“黑能胜红”,炒成炭就能止血,叫“黑能胜红”。所以说藕节炭、血余炭、荆芥炭都可以治疗出血性疾病。茜草根、旱莲草、仙鹤草,大家可以选择这几样。

过敏性鼻炎

还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经常加的药,白芷、菖蒲、辛夷、菊花、细辛、生地、苍耳子、葛根。不用全加,要让我说还是以苍耳散或者辛夷散为主。冷空气过敏加桂枝、白芍、生姜,大家看出来什么意思了吗?加桂枝汤。我们都知道张仲景《伤寒论》第一方就是桂枝汤,大家回去以后有时间好好再念念《伤寒论》,那很有意思的。包括方后注,你看这个人喝完桂枝汤以后,张仲景交代的多详细,要喝热粥,要盖上被子,要忌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还有忌口。但是桂枝汤有一定的解表散寒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有的人经常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来治疗过敏性鼻炎,气虚风寒类的,爱感冒、爱犯过敏性鼻炎,用玉屏风散加桂枝汤。我们刚才讲的两个方子辛夷散和苍耳散都是用于鼻腔的问题、鼻炎,可是过敏煎不是,祝老给它起名叫过敏煎,它可以用于身体的一切过敏性疾病。我们根据表现部位不一样,再加上其他的药、其他的方。我们再总结一下,哮喘加三子养亲,紫癜加炭类药,鼻炎的加苍耳子散,冷空气过敏的加桂枝汤。祝老我记得是北京四大名医谁的女婿,记不太清了。北京四大名医大家能不能说出来,四大名医能说出来一个吗?孔伯华,其实我可以说是孔伯华的传人,因为孔伯华的长孙,我是他的师带徒,那是有国家的证。孔伯华是哪一派,大家知道吗?我今天给大家讲了四大流派,孔伯华的方子一般都没方名,还都不是经方,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打个比方,他用什么来命名这个方子。比如说一个人肝郁不舒,情绪不舒畅,时间长了会影响脾胃,脾胃不好就生湿气,所以孔伯华先生的方子经常用治法来命名,一个字代表一个治法,比如说叫“疏补化清调肝方”,疏是调肝,补是补脾,化是化湿,清肝火旺,就举个例子。他经常用这种方式来命名他的方子,把他的治法和方子揉在一起,方名就体现了治法。比如说我想疏肝健脾利湿,就叫疏补化湿什么方,这个有点意思,这个和咱们学院派和传统其他的中医,咱们中医一般规规矩矩理法方药辨证,什么治法,什么方加减,他不是,他是方名里头体现出来治法。这些年老百姓比较熟悉的中医名词,其中有一个是“湿气”,很多来看病的,我湿气大,自己湿气不大也说我湿气大,孔伯华的书里头有一个文章叫《湿气何其多》,说明老北京当年50年代40年代,那个时候湿气大的人就很多,所以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汪逢春、萧龙友、施今墨,好像祝谌予是施今墨的女婿应该是,我记不太清了。

过敏煎这些药大家都认识吧?乌梅,乌梅是个好东西,乌梅可以炒成炭,叫乌梅炭,咱们古书里头记载乌梅可以去恶肉,人身上不应该出来的肉,那都是什么东西啊?息肉、结节、良恶性肿瘤,它有一定的去恶肉的作用。张仲景有个方子叫乌梅汤,那个是治疗寒热错杂的,“乌梅汤用连柏辛、桂椒归姜与附参”,大家一定要背方歌。

05

缩泉丸

(遗尿、尿频)

(乌药、益智仁、山药)

我们时间还来得及,再讲一个小方子,咱们就下课。我们都是讲的很常用的、很常见的疾病。我们再讲一个也是个名方、经方,方子很小,就三味药,缩泉丸。什么叫医文并茂?你看名字起的多有文化,治疗遗尿叫泉水,泉水太大了也不好,给它收缩一下,叫缩泉丸。治疗遗尿、尿频。现在这个症状临床非常多见,我们先说中老年女性,肾虚引起的尿频、遗尿很多。西医来解释,年纪大了尿道括约肌松弛,憋不住尿很尴尬,这样的人还挺多,哈哈哈一笑尿出来了,咳嗽两声打个喷嚏尿出来了。到医院看病没有多好的办法。当然还有虚实夹杂的慢性泌尿系感染,慢性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时间长了不尿痛,有可能就是尿频。我医院的院长在养生堂讲,讲一个办法叫两条腿前后交叉下蹲,锻炼尿道括约肌,一会儿再换过来,先是左腿在前,过一会是右腿在前。到临床你给病人说,有时候挺难,好多老太太说我膝盖也不好,膝关节不好,蹲不下去。那中医的办法是什么?“肛常提”,养生经常要做的动作,有一个叫“肛常提”。肛门括约肌要经常收缩,对锻炼尿道也有帮助。当然了,针灸也有帮助。针灸能治疗很多病,还没有*副作用,但有的人怕针。宋代陈自明有本书叫《妇人大全良方》,他发明了缩泉丸。三味药,乌药、益智仁、山药。咱们中医还有个方子叫“天台乌药散”,为什么叫天台乌药?乌药是道地药材,浙江天台山那儿的乌药叫天台乌药,所以整个方子叫天台乌药散。益智仁、山药温肾祛寒、缩尿止遗,主要是用于肾虚,中医叫下元虚寒,小便频数。不仅仅是老年肾虚,小儿遗尿也可以用。我刚才说了中老年妇女,男的岁数大了尿频的多不多?前列腺问题引起的很常见,所以中老年男女都可以,当然女的更多一些。男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的人经常的尿频,倒不是遗尿,他尿频、尿不净。缩泉丸在临床用于小儿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尿崩症、尿道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属于肾虚者。假如是那种湿热型的,湿热下注的那不能用这个,还是以肾虚为主要表现。咱们看看这三味药怎么搭配的,山药补肾固精,河南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是比较正宗的。益智仁温补肾阳、收敛精气,用盐来炒。中医有个学说叫“咸入肾”,中医有的学说,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你不信,结果实验表明用盐炒过的益智仁和没有盐炒过的益智仁对比,它作用就是好。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五行学说,你信不信?我说了,不可不信,不可全信。首先你要知道它的意义是强调整体观念,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但你不能胶柱鼓瑟。有人讲科普、讲中医讲邪了,凡是黑的都入肾,红的都入心。我有一次见一个中医大夫还比我年长,我俩在一起听报告,很多年不见面,他说“老弟呀,你现在治疗什么病治的不错?”我一看他这等于考我呢,我不能说我治疗感冒发烧、头疼、失眠,大家都会是吧。我说我治疗慢性肾病还可以,我举了一个最有证据的病,化验单说话。他说那你能不能把慢性肾炎彻底治愈啊?我说我不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我说我不能。他说我教你一招就能让慢性肾病彻底治愈。我一听哪有这招啊,对吧?但是我没有表现出来,我说那你就教给我吧。他是一本正经,不是开玩笑,他说你让病人穿黑裤衩。我讲的都是我亲身见过的,他说你让病人穿黑裤衩。我是八零年上大学,他是七八年,七七年恢复高考,他七八级,正儿八经的院校毕业。他说出这话,你让病人穿黑裤衩,黑入肾,他的肾病就会好。你们听完都笑,我当时敢笑吗?他比我年长,是老大哥,我笑一下不恭敬。但我心里想他怎么说这个呢。这就叫中医有些学说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胶柱鼓瑟的那种信法就认为一切黑的都入肾,红的都入心。山楂是红色的,山楂是干什么的?山楂入心吗?山楂是消食健胃的。枸杞子是红色的,枸杞子入心的吗?枸杞子是补肝肾之阴的。那你说肾病穿黑裤衩,心脏病穿红裤衩,一个老年人心脏也不好,肝脏也不好,脾肾也不好,那穿什么裤衩?那他得穿花裤衩。我跟你说,像这样的讲法都把中医讲歪了,我就说中医很容易跑偏,有很多人把中医搞来搞去搞偏了,有多种偏法,我慢慢会给大家讲,这就是一种偏法叫胶柱鼓瑟。我去电视台做节目,我有一次把一个很出名的电视台,也不叫批评他吧,给他提个建议。他请我做节目,我说你现在请我讲,我就先看一期。结果我看的那期正好,我说我对你们这一期,我觉得你们不严谨,他问张老师你说哪儿不严谨?我说你们出了一个题目,三个答案让在场的观众选,说经常看什么颜色对眼睛好。三个答案,青色、*色、红色,标准答案是什么,他说标准答案是青,因为青入肝。他说你们中医说的青入肝,一定要经常看青色。我说你到眼科做研究,对比一下,你看什么颜色眼睛就一定好。这就是他把咱们中医那个五行表,青入肝、红入心绝对化了。这些内容在社会上经常把中医就搞偏了,为什么有人会反对中医啊?理由不一样,改天我给大家聊聊为什么有人反中医。你们上网搜,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参加清华大学的中国健康传媒大会,叫《为什么有人反中医》,我找了十二条理由,再一一反驳,因为反中医的理由不一样,有人认为中医是像阴阳五行,像算命的一样,理由不一样。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老师,那也是伤寒大专家,他说他曾经见过一个大夫,那也把中医讲神了。怎么讲?尿*症,我帮你给他治愈,我还不让你花钱。肾衰了怎么能治好?回家装修房子,把墙壁刷成黑色,每天看着黑色,你的肾脏就会越来越健康,这中医跑偏的太多了。乌药温肾散寒,所以这个方子用于阳虚的憋不住尿。当然了大部分肾虚憋不住尿都是肾虚、肾阳虚、肾气虚。这三个药在一起,肾虚得补、寒气得散,补肾缩尿。其实在用的时候我还经常用覆盆子,大家也可以加覆盆子。覆盆子也是补肾固尿的,覆盆子是个好东西,你们在网上能买美国的覆盆子,进口水果,它是一种水果。有些水果可以入药,我再说一个大家听说过没有,余甘子大家吃过吗,剩余的余,甘就是甜的意思,你们上网搜,余甘子是维族的,维族的朋友喜欢吃。余甘子也是非常好的东西,也是个补益的,偏酸。我们在临床遇到憋不住尿的,其实不一定肾虚,只要不是实证就可以用。有个前提,不一定是肾虚,只要不是实证,不是湿热证,不是上火的病症,都可以用缩泉丸加覆盆子。

06

酸枣仁汤

(失眠)(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

失眠的一个名方,最有名的方子——酸枣仁汤,出自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大家可能没和商业打过太多的交道,假如你想去注册个商标,你起个名字叫“金匮堂”,能不能批下来?你把《*帝内经》中医学里头的“岐*”,把任何一个有名的中医的名词,去注册都批不了,为什么?社会上有很多的这种公司都把这些名都注册完了,你想去取,人家早弄完了,你白花钱。

包括《*帝内经》那几个篇名,“上古天真”,随便一个篇名,都有人注册,很麻烦。前几天,他们让我帮起个名字,搞中医的、搞保健行业的,说张老师你帮我起个名,搞个商标。我说了不下三、五十个名字全不行,我才知道这个行业多厉害,太厉害了。

我给大家念念,要不大家都困了,我给大家念我曾经给他们起过什么名,竟然这么多的名儿都批不下来。“阴阳和”,咱们中医治病的最高境界,阴阳和,调和阴阳嘛。《伤寒论》说“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一个人阴阳和了这个病自然就好了。但是,他们说不行,因为阴阳俩字涉及到封建迷信,这样的商标不可能注册。

《神农本草经》个中药是按什么来分?大家还记得吗?《神农本草经》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那我给他起个名叫“上品堂”,不行,有叫的了。药王孙思邈写的一个最著名的一篇文章叫《大医精诚》,“大医精诚”也不行。“金匮本草”不行,都有了。“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自和”也不行。《四圣心源》,*元御是我们山东老乡,山东潍坊的,写了一本很著名的书叫《四圣心源》,我说“心源堂”好听,也有了,注册不了。就是你能想到的中医的著名的东西,几乎全让人给注册了,很有意思。

我们继续说酸枣仁汤,临床失眠的病人很多,失眠的病人多到什么份上?医院内部制剂很多,其中有个叫酸枣仁膏,每天8点一上班,一个小时之内就开没了,就开完了,自己加工的,很快就开完了。而且病人只能限购,不管你是自费还是怎么样,只能买两瓶,多一瓶都不卖给你,不开给你,医保的更不用说了,就说明这个临床失眠的病人很多。

大家说失眠的病人为什么多?为什么现在失眠的人越来越多?中医有句话,孙思邈的《千金方》里头也说过,“先眠心后眠眼”,你想睡好觉,“先睡心后睡眼”,心静人睡觉也好。

反过来说,睡觉不好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心不静、压力大,或者说担心,担惊受怕。工资发不出来了,工资少了,挣钱不容易了。反正是有心事,心大的人往往睡觉好,很多人心大,他就睡觉好。

失眠的人很多,失眠中医分虚实,比如说张仲景的方子栀子豉汤,就两味药,栀子配豆豉,就是一个名方,就两味药,叫对药,我给它起名叫“对药经方”,咱把这两个融合在一起,是对药的经方,或者叫“经方对药”。栀子豉汤,《伤寒论》描述“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反复颠倒,在床上躺着,来回,一会儿往左翻身,一会儿往右翻身,叫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心里不静。还有虚证的失眠,我们要学方剂,回头会讲到,最著名的天王补心丹,“补心丹用柏枣仁”,柏子仁、酸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天冬、麦冬、生地、当归,“三参桔梗朱砂味,茯苓远志安心神”,主要用于阴血亏虚的失眠。但是,大家看酸枣仁汤算哪一类啊?酸枣仁汤原文是说,“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就这一句话,我们中医古书不叫失眠,最常见的词叫不寐,睡不着。张仲景书里头还有叫“不得眠”,睡不好,酸枣仁汤。虚劳、虚烦,我的理解是没有实证,没有实火,也没有阳明腑证,也没有燥屎。我们再以方测证来看,主要是用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所以这种虚劳虚烦是指的有虚热,没实火。除了失眠以外,还会有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我上次讲课就说中医学写病历还要强调“医文并茂”,要三个字都是三个字,要四个字都四个字。你看这写的多好“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反映出了阴血不足,虚热内扰的表现。酸枣仁,我在临床一般都用到30g,5g有时候效果不明显。酸枣仁同样也是一个药食同源的东西,大家也放心。可能有的朋友对这个药食同源名单不熟悉,你可以上网查,你可以百度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你这么一百度就出来了,哪些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你可以查一下,一百二十多种。只有在那个名单里头的,你才可以用来开发成食字号的东西,保健茶或者其他类型的,不在这个名单里头的,那你就属于违规。茯苓,治失眠的时候要用茯神,因为茯神安神的作用更好。《本草纲目》解释,为什么叫茯苓?因为它用上去很灵,所以叫茯苓,为什么叫茯神,用上去很神,所以叫茯神,很有意思。

茯苓

茯苓是个好东西,因为它甘淡性平,益心脾,宁心神。有人统计过慈禧太后的医生用过七十多个方子,慈禧经常吃保健的方子,但是如果排序,出现第一位频率最高的是茯苓,所以北京的老百姓也就喜欢吃茯苓,诞生了一个北京的名吃特产叫茯苓夹饼。

茯神

川芎,可以调肝血,疏肝气,调气血的。知母是清虚热的,滋阴润燥,清热除烦。我们说了原文叫“虚劳虚烦不得眠”,用上知母就能够清热除烦。

甘草

甘草,调和诸药。我们刚才说了,老佛爷用的第一位是茯苓。《伤寒论》用的频次最高的第一位药,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是甘草。前两天我参加一个学生的论文就说了,有个搞《*帝内经》的,把《*帝内经》出现频率最高的话就认为最重要,我说你这个观点不对,有的话就出现过一次,但是是最重要的。“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是《*帝内经》的话,就出现过这一次,但它是《*帝内经》最重要的话。你不能按出现率多少,甘草出现的在《伤寒论》最高,但它是最重要的吗?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中医科学院曾经有个老先生就说,我一辈子都不用甘草,我最痛恨甘草,当然这是他个人的观点,他说什么病也不治到处都有它,这是他个人的用药习惯。

我们单位有人问我说,张老师你是搞伤寒出身的,那你怎么评价《伤寒论》经常要用姜枣草?很多方子都用了姜枣草。我没直接回答,我拐了个弯。我说你有驾照吗?一个女的,我们同事,也是老大夫了。她说有啊,当然有啦,我开车开了很多年了。我说当你考驾照的时候,警察说靠边停车,你第一个动作应该是什么?咱们很多人都会开车,警察说靠边停车,你第一个动作你直接踩刹车,你肯定不及格,应该是什么?咱们都会开车,假如考我们说停车,或者说靠边停车,你第一个标准动作是什么?打转向灯,一定要打右灯,提醒你后边的车、人等等,我这个车要靠边了。

我说《伤寒论》用姜枣草,就像我们靠边停车打灯一样,是标准动作,第一顾护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你看以前那小儿王刘弼臣,那小孩儿不管什么病,他一定注意脾胃,炒麦芽、炒莱菔子、鸡内金,或者焦三仙,这叫重视脾胃。

第二,调和口感。中药这么苦,加点儿姜枣草,味道就能改善,口感就好了,这是第二层含义。第三层含义就是调和诸药,甘草有调和诸药的作用,很多药作用不一样,在一起会打架,会发生矛盾,但是甘草用上去,补药不至于太腻,泻药不至于力量太过。最起码有三层含义,我后来还打个比方,我是山东菏泽的,我们老家离那个著名的梁山很近,梁山08将谁是老大?宋江。宋江那07个人好领导吗?那一个一个都是,什么人都有,都是不好弄的,不好领导的人,他为什么能把这些人领导住?宋江就是甘草,宋江就能调和诸人。论文、论武都数不上他,论文他不行,他就是个县衙门的,叫宋押司,论武更不行,那里边儿有几十万禁*的教头,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但是他能把他们调和住。当然了,他有很多的优点,第一条是仗义疏财,不把钱当回事,所以江湖上人称及时雨,谁有难了就去找他,他自己没有钱,跑到邻居家借了钱白给别人,这样的人我想咱们今天也没几个人能做到。我打个比方,我觉得宋江就像甘草一样,没大本事,但是他能调和诸人。甘草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对不对,你说甘草能治什么病?张仲景就是甘草汤治疗嗓子不舒服。但是甘草作用确实就像我们单位那个老先生说的一样,到处都有它,就是有它。

我们在用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时候,为了加强作用,可以再加几个安神的,特别是一些平和的安神药,比如说远志,远志5克,大家可以加5克,合欢皮0-5克,夜交藤0克就可以,柏子仁0-5克。

如果这个人是爱着急的,出汗多的,我们可以加煅龙骨、煅牡蛎、珍珠母各5克,给他重镇安神。心火旺,爱着急的,舌尖红心火旺,加栀子豉汤。有的尽管不是很着急,但是是百合病。看上去性格不是那种很健全、很开朗的,可以用百合知母汤,加一个百合,就有百合知母汤了,因为酸枣仁汤原方里头就有知母,一般百合我都用量大,30克。

百合病

百合也是一个安神的非常好的东西,而且又那么安全,也是药食同源的东西。为什么叫百合,各位去看《本草纲目》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它就像蒜一样一瓣一瓣的包着,所以叫百合,根据它的形状。第二种说法,因为它能治疗百合病,所以才叫做百合。

咱们还记得百合病吗?什么叫百合病啊?百合病从感觉上讲叫“如寒无寒,如热无热”,说冷真有点冷,说一会儿热又热。从情绪上讲叫“常默默”,默默不言,默默无语,心情不开朗。然后从饮食上“或有美时”,想吃的时候,胃口真好,“或有不用闻食臭时”,有的时候连闻都不愿意闻。

什么叫百合病?我这么一说,有的老百姓说这不就是有点抑郁症嘛?可以说包括一部分的抑郁症。胃口不行,感觉也有问题,情绪上也有点问题,还有小便*,原文叫“小便赤”,不见得赤,就是*,*赤色。

百合病现在还挺多,我们在临床治疗轻度的抑郁症,我们可以用百合一套方,有百合知母汤、百合地*汤、百合鸡子*汤。我们可以选择来用。

我是第一个在北京卫视养生堂讲百合病的,老百姓从来没人听说过什么叫百合病,我们去宣传中医的百合病,然后宣传中医的百合方。百合鸡子*汤是用山泉水,你看那张仲景的书怎么讲究的,用山泉水煮的百合,用煮过百合的水来冲鸡子*来喝,山泉水煮百合,煮过以后冲鸡蛋喝。

大家从小有没有喝过那个鸡蛋水呀?老北京叫泼鸡蛋,生鸡蛋一打,开水一冲,放点香油,放点白糖或者蜂蜜。我们老家我们从小经常喝,我们老家叫鸡蛋茶,当然咱们现在不用泉水了,也没有百合,就是开水。有点轻微的嗓子不舒服,嗓子疼,上火,口腔溃疡,都可以喝鸡蛋茶。

酸枣仁汤是一个名方,我们治疗失眠的时候,不管哪一型的失眠,都可以用,所以我们叫辨病方。你看这里头,有补的,也有清的,所以说实证、虚证都可以用。

*连阿胶汤

说到失眠,张仲景还有一名方叫*连阿胶汤,大家治疗失眠要想到这个方。*连阿胶汤,原书说:“心中烦不得卧,*连阿胶汤主之”,前面是说“少阴病,二三日”,少阴病是指肾阴亏了。

心肾不交的失眠用*连阿胶汤,就五味药,*芩、芍药、鸡子*、阿胶、*连。它治疗上面心火旺,爱着急,口腔溃疡或舌尖很红,但是肾阴还亏还肾虚,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都有可能存在,这样的失眠,用*连阿胶汤。

临床失眠的太多了,对于那种非常严重的有心思的,心不静的,大家除了开中药以外,你还要想办法让他修心,要修心。

重新学习《*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中医是个辩证法,一边说“恬惔虚无”,尽可能不要想那么多,尽可能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但是又说了“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你看是不是辨证法?一个人想长寿,还要有点小欲望,而且是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

所以中医学是个辩证法,很多东西都是辩证,反过来说正过来说。一方面告诉大家,你别那么高的欲望,人就几十年,不要想那么多。但又告诉你人一定要有点欲望,而且这个欲望要轻而易举还能达到的,你不能定个欲望,我这一辈子都达不到,那你就会着急上火。

这种欲望有人说是好奇心,我认为是一种爱好。我看为什么有的老中医抽烟、喝酒,脾气也不好,为什么还长寿?他有爱好。很多老中医喜欢写毛笔字,写毛笔字就可以修心、静心。

还有很多人是票友,喜欢听戏唱戏。我85年来北京跟着刘渡舟上研究生,到了元旦我们搞活动,我们说老师给我们讲个笑话吧,老师说我给你们唱一段京戏吧。大家都鼓掌,唱的哪一出?用京剧唱《伤寒论》。大家看看这老中医,第一,他爱《伤寒论》。第二,他喜欢京剧,他用京剧的调来唱《伤寒论》。刚才我说颜老,颜振华,颜老喜欢收藏,他现在年纪大了,00岁了,他可能不去潘家园了,九十多岁还经常去潘家园,他自己说我不怕“打眼”,大家知道什么叫“打眼”?就是买错了,买成假的了,买成赝品。我不怕“打眼”,因为我不买太贵的,买个几百块钱,一两千块钱,我喜欢,拿回家去我就高兴,没事就把玩,就观赏。咱们中医有本书叫《寿亲养老书》,听说过吗?陈直写的。后来又加了一部分叫《寿亲养老书新书》,这本书里头讲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怎么孝敬老人?怎么让老人长寿?有很多办法,其中有一个办法,要让老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放上他的心爱之物,不管是卧室里头,厨房里头,甚至厕所里头,都有他看见就高兴的东西,你还不要轻易动他的,这样他就高兴,高兴就长寿。这就是一个辨证法,叫“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我们是讲到失眠了,我们要想到病人,让他心怎么静,要教给他很多的修心的方法。

07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便难,枳朴大*杏芍参”

我们讲下一个方子,再讲一个临床常见的问题,也是男女老少通见的问题,特别是老年人习惯性发生的——“便秘”。从中医来讲,如果讲辨证,分的很细。有“虚秘”,气虚导致的便秘。有“痰秘”,体内痰湿重可以发生便秘。有“湿秘”,就是体内湿气大导致的便秘。由什么原因导致的便秘,中医叫什么秘,这叫辨证。我们讲一个临床也有中成药,常用的方叫麻子仁丸,还是医圣张仲景的方子。“麻子仁丸治便难,枳朴大*杏芍参”,大家记不住组成就背方歌。其实学西医也一样,背是基本功,很多东西要背。要背中药,要背方剂,要背经典。方剂记不住就编成歌,经常背就记住了。有的人说“张老师,你怎么出口一下背那么多东西?”,因为我以前就喜欢背,再一个要经常复习,自然时间长了就忘不了了,等你老年痴呆了还忘不了,因为痴呆的人只记不住眼前的事儿,20年、30年以前的事张口就来。痴呆的时候是记不住眼前的事儿,刚吃过饭就忘了,还以为没吃饭,那叫痴呆。但是你要说0年、20年,甚至他小时候的事,他有时候还能说的清清楚楚。麻子仁丸实际上也不能完全讲是一个辨病的方,它毕竟还是适用于胃肠湿热性的便秘,《伤寒论》叫脾约证,脾阴为胃热所约束,脾的功能为胃热所约束叫脾约证。这里面的大*、枳实、厚朴行气通便,火麻仁、芍药润肠通便。杏仁,肺与大肠相表里,我们在治疗便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用一些宣肺的药。

提壶揭盖

中医不仅仅是治疗便秘要想到宣肺,治疗癃闭,小便不痛快,有时候也要想到,叫“提壶揭盖法”。很多朋友家里都有紫砂壶,紫砂壶的壶盖上一定要有个眼儿,如果壶盖没缝,盖的比较严实,上边儿没眼,水倒不出来。就这个道理,中医叫“提壶揭盖”。想小便痛快,想治疗癃闭,光利尿不行,用很多的利湿利尿药不行,一定要加上宣畅肺气的药,治疗便秘也一样。麻子仁丸我们就不再详细的讲方解了,除了这些药以外,我们要复习一下临床用于便秘常用的一些通便的药。

临床治便秘常用药

郁李仁

和火麻仁相提并论的,比它作用还要好,就是价格比它稍微贵一些的,有个叫郁李仁。当年我三十多岁开诊所,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火麻仁一毛钱,郁李仁就要一块钱,它俩的价格能相差十倍。郁李仁润肠通便,很安全,量可以大,没问题,用5克、25克、20克都没问题。而且刚才我说国家有个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里面就有郁李仁,郁李仁和火麻仁都是食品。凡是叫什么仁的药都能通便,因为里头油脂的成分比较高,包括桃仁、杏仁,杏仁本身不仅仅是宣畅肺气,它本身就可以润肠通便。子也一样,凡是叫什么子的药都能通便。有的老中医治疗便秘,除了郁李仁、火麻仁、调胃承气汤外,他喜欢用上桃仁、杏仁,一举两得,本身“仁”油脂成份多可以润肠、滑肠,再加上杏仁可以宣肺。我们还可以用点桔梗,桔梗是宣肺气的。

枳术丸

治疗便秘,中医还有个名方叫枳术丸,枳实配白术,就两味药,又叫“对药经方”,用于胃肠疾病,包括胃炎,浅表性胃炎、胃食管反流、便秘、腹泻,双向调节。但是,用法不一样,治疗便秘的时候,白术要用生白术,大家记住了。我以前说过中药凡是炒了以后它都会有收敛,所以要记住了,所有的中药炒了以后都有收敛的作用。所以我们治疗便秘要用生白术,一般可以用到30克以上。如果是腹泻,就用炒白术。

肉苁蓉

大芸,又叫肉苁蓉,沙漠人参。肉苁蓉是一个热性的东西,偏热性,但是通便效果好,所以它经常用于阳虚的便秘,但是假如有热,也可以用,为什么呢?你看这里面有那么多的润肠泄热的药,这时候配一点偏热性的通便也没问题。有一次我上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做节目,我借了北京一个药店的一个肉苁蓉,很长,一米几长,拿着去很震撼,外号叫沙漠人参,既能温补肾阳,还能通便。肉苁蓉泡酒也可以,又叫大云,是经常可以用来治疗便秘的。不要小看便秘,如果各位在临床见得多就知道了,有的人真的很麻烦、很痛苦。老年人年纪大了,用泻药量把握不好,很麻烦,稍微劲大了拉裤子了。力量小了不管用,力量大了以后拉裤子了,刚有便意,刚一站起来还没走到厕所就拉裤子了。所以说尽可能用缓和一些的,杏仁、郁李仁、火麻仁、肉苁蓉,还有牛蒡根,牛蒡根也有一定的通便作用。总用大*、芒硝,老年人受不了。

增液汤

治疗阴虚的便秘,中医有个名方叫增液汤,这个要记一下,麦冬、玄参、生地。一看就是舌红无苔,甚至是裂纹舌,麦冬、玄参、生地每个5克。增液汤,增水行舟,河里头因为没水,所以船就走不了,假如增加水了,这个船就走起来了,中医叫“增水行舟法”,这个法在中医里头很有名气的。

生栀子

咱们讲过一个方子叫栀子豉汤,生栀子通便效果非常好,炒栀子清火效果好,但是炒栀子炒过了,所以通便作用就差了。便秘,要注重饮食结构。便秘要多吃水果蔬菜,还要吃粗纤维。但是还不能太多,粗纤维太多也不行,但是要吃富含纤维的一些东西。针灸也管用,我是非常注重综合疗法,针药结合,但是我自己一般不给人扎针。咱们在座可能有很多扎针的大夫,扎针的大夫要再学学董氏奇穴,国民*年从大陆走的时候,带走了一个中医大夫,这个人姓董,山东潍坊人,好像叫董景昌,他发明了很多穴位,起的名字,叫董氏奇穴,奇怪的奇,那个意思就是效果好。他发明这些穴位,绝大部分都靠近手和脚,所以说都比较疼,但是效果挺好。比如说咳嗽,在大鱼际这儿发明两个穴位叫重子、重仙,重庆的重,儿子的子。有的时候慢性咳嗽老不好,配上董氏奇穴,效果挺好。董景昌唯一的一个传人,现在在美国,应该叫我师兄,因为他也跟刘渡舟老师上了博士。我们不能小看这些小问题,失眠、便秘、头疼、咳嗽都是临床非常非常常见的。

中西医不是对立的

说到便秘,我们提一个另外的话题,大家知道开塞露,老年人经常便秘的朋友,家里都备着好多开塞露,最早的开塞露是谁发明的?是中医医圣张仲景。如果大家不信,重新去翻《伤寒论》,《伤寒论》里有两个方,一个叫蜜煎导方,用蜜弄好以后,乘热卷成小条状,凉了以后,便秘的人直接就像开塞露往里塞,塞进以后它就化,大便就软了,就下来了。蜜煎导方,专门导大便出来的。还有一个叫猪胆汁导方,猪胆汁也往里导。大家看,最早的开塞露,中医就有这个意识,张仲景就发明了两种开塞露。说明古人今人一样,为了解决临床问题,就会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所以大家搞临床,千万不要把中医、西医对立,那样的人都是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人,中医绝对不是一提现代医学就认为是对立的,不是那样的。我讲课,我经常说大家想过没有,中医为什么叫望闻问切?一提中医就四个字儿“望闻问切”。有的人甚至说“你们中医怎么还看心电图、ct、核磁、x光,还弄这些啊?”我说你知道中医为什么要望闻问切吗?因为咱们中国人古代没有第五种手段,谁能给我们说出来,我们在明清以前有第五种手段来诊断疾病?没有啊。并不是中国人保守,我们说望闻问切的意思就是要用眼下一切可能的手段帮助我们诊断病情、综合病情、分析病情,这是望闻问切的本意。有人来学中医说要纯中医,什么叫纯中医?现代医学西医那些东西都不要考虑,那叫中医吗?你再看治疗手段,张仲景是方书之祖。张仲景书里用了针法,用了灸法,用了火疗,用了熨法,用了坐药,妇科病用了坐药,便秘用了导方,所以中医是个综合学科,为了解决问题,想尽各种办法,所以中西医绝对不是对立的。我还喜欢打比方,中西医不是对立的。我打两个比方,第一个比方,各位今天第二次见我,我的身高、体重、长相、穿的什么衣服、是单眼皮、双眼皮,这叫西医,非常的客观化、标准化。所以说很少有人怀疑西医的科学性。什么叫中医?我的性格脾气、为人处事、讲不讲信用、我的处事风格叫中医。大家能看见、了解我吗?我是一个说话讲信用的人,还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你肯定不了解我。我是一个爱着急的人,还是一个不管什么事都悠哉悠哉的人,你还是不了解。我们共产*讲知人善用,知道他的什么?不是知道他的身高、体重。反对“带病提拔干部”,不是反对他有高血压,糖尿病,带病提拔,是因为他思想品德方面的病。大家搞中西结合,你要知道中医、西医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中医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存在,就像我们的性格,脾气都是客观的,但是测不出来,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你承认不承认?每个人的性格脾气不一样。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个人的脾气很难改,就像踢足球比赛,教练用哪个队员就能决定这一场比赛的胜负。比如说足球,咱们在座的可能不大了解,教练是喜欢用一个速度快,喜欢特立独行,配合精神差的队员,还是喜欢找一个讲大局的队员,对决定胜负都不一样,还要根据不同的对手。这是第一个比方,自己去思考中医和西医的区别。第一个,同样一个人,外表和他的内在,一个是中医,一个是西医。我们中医说的阴阳五行、寒热虚实、表里经络、四气五味、肺与大肠相表里、心肾相交,都看不见摸不着,它是这么一个学科。从它发挥的作用来看,我还喜欢打个比方,西医就是咱们北京、上海、深圳大城市里头的汽车,咱们家家户户都有汽车,带来了很多方便。中医就是北京、上海、深圳城市里头的电动自行车,汽车一定比电动自行车优越吗?大家想想,有时候优越,同时可以坐好几个人,能拉很多东西,如果不堵车,我很快就过去了。但是还有一种可能,一条00米的路你可能半小时都过不去,电动自行车可以六个来回。大家搞中西结合,要自己想,各有优缺点。

我刚才说了,中医还是一种智慧。

咱们今天不讲《*帝内经》,要讲《*帝内经》会讲中医学的智慧在哪里。讲到养病,《*帝内经》有句话叫“必养必和”,养到达到和的状态,最佳状态,人就有可能登入天年,到天年的境界。这里头有很多现实的例子,我有一次到一个朋友那去,在他那儿碰见他另外一个朋友,另外一个女的是个博士毕业,茶专业,学茶叶的,一听说我搞医的,她说她最近正医院打官司,我说你为什么要打官司,她说她妈跟着她生活,她有个弟弟。突然有一天不知道谁想应该给老太太做个体检,老太太什么都没有不舒服,就做体检去了。体检以后,医生说你该住院。她也不懂,就住院,过了没两天老太太进ICU了。她一点医学知识都不懂,她闹不清咋回事,因为体检进了ICU,结果没救过来,所以她要告。当然后来我劝了,没必要告,告有啥意义,你告最后还是医学会出面鉴定赔偿问题。这个问题我说的什么意思?就是“必养必和”人年纪太大了,体检好不好?自己想。这样的例子多了,包括我们中医界一个老中医,83岁了,身体好好的,他医院的西医外科专家,说给老爷子做个体检,一体检,肠道里都有大的息肉,得住院手术。这一住院,一手术,肺部感染,没出来。我们后来一聚会,我们就想起他来。我们说假如他不去体检,不做这个息肉,他那年83,他活93,我估计很正常。这就是《*帝内经》的智慧。中医古代还有一句话叫“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有些病不需要去积极去介入,去治疗,你本身就是个中等的大夫。这句话有很多人可能觉得有点冒进,我们是讲的讲智慧。你要看《*帝内经》很有意思,很多话耐人寻味。我们现在考虑的问题,我们历代的人都已经不知道考虑了多少遍。

08

消瘰丸

(软坚散结)

(玄参、牡蛎、贝母)

我们讲下一个名方——消瘰丸。消瘰丸的瘰是瘰疬的意思,这是中医的病名,我们有中医的病名,西医的病名,当然了,西医有很多病也采用了我们中医的病名,比如说疟疾、痢疾,还有很多病名都采用了中医本来叫了几千年的命名。什么叫瘰疬?瘰疬说白了就是身上起了小疙瘩,小结节,中医叫瘰疬。古代也搞不清楚是啥,现在是明明白白病理科,切下来看病理。我不知道在座有没有病理科大夫,病理科大夫的水平也是千差万别,包括B超大夫水平也是千差万别,学西医和学中医一样,还都需要悟性,悟性高的就知道,经验很关键。

消瘰丸用于治疗瘰疬,结节、息肉都是瘰疬的范畴,现在太多见了。我认为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结节、息肉病为什么多?和我们的环境、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系,比如说胆囊息肉,现在看来是和饮食不规律,特别是不吃早饭有关系,不吃早饭的人高发。甲状腺结节和辐射有关系,看手机,晚上睡觉手机就放枕头旁边。乳腺结节和情绪、雌性激素水平有关系,爱着急、爱生气、爱忧虑。

第二,就是我们现在的检查手段先进,这是第二个原因,也可能以前也挺高,但我们以前的检查手段太弱,我们以前的B超水平,分辨率低,0.3、0.4的东西看不见,现在0.、0.2都能看见,自然而然这个发病率就高了,这也是第二个原因。

不管什么原因,既然长了结节,很多人会担惊受怕,因为结节有良性的,有恶性的,是一个不明原因的,在病理未确诊前提下的一个统称,笼统的说法。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就存在两难。一律都不管,如果它癌变、转移,那后悔就晚了。特别是胆囊息肉,比如说现在是通行的.0以上手术,胆囊摘除,医院更激进一点,要求0.8就要切除,害怕恶变,因为胆囊一旦恶变,胆囊癌的恶性程度是相当高的。

我们刚才说了,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还有无处不在的很多结节。有的时候人的性格、承受能力不一样,有的人睡不着觉,有个结节在身上,甚至多发结节在身上,睡不好觉。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我们主张是观察,三个月、半年一查,有经验的大夫有可能判断的差不多,根据它的形状、血流等等。我有个医院头颈外科,我俩年轻的时候处的挺多,这些年联系很少了。他的夫人是B超的大专家。

我有一次看见她B超的报告单,甲状腺结节,她写的恶性,直接就写个恶性,我就问那个病人,恶性你怎么还来看中医?他说我到了头颈外科找了另外一个外科专家,那个专家说你敢不敢观察一年。那个专家就是她老公,这两口子,一个写恶性,她老公说敢不敢观察一年,所以病人就来吃中药来了。

我说他们俩都很厉害,这个B超大夫的水平我知道,医院是首屈一指的。这个头颈外科的专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甲状腺即使是癌,往往被称为懒癌,它不像其它地方那么可怕。第二,它长得很慢,吃点中药,它会不会逆转了?既然让你观察一年,我的意思就是吃上一段时间中药再查一次,看看有没有变化,因为B超分级报的有级,会不会级别降低?级别降低就免这一刀。

我们治疗这种结节类的疾病,中医讲辨证,有肝郁型的、血瘀型的、痰瘀互结的,但是不管哪一型,我习惯用个治标的小方——消瘰丸,顾名思义,它就是软坚散结,消除消瘰、结节的。

这种病很难治,和它的成分有关系,和它的分化有关系,和它恶性程度有关系,但是既然是观察了,为什么不用消瘰丸试试看呢?

我不知道各位在临床胆囊息肉有没有治疗过,很多大夫没治疗过它,说不管它,但有的病人不安心呀。我用中药消掉的胆囊息肉最大的一点二厘米,吃中药四个月全消了,而且这个女的很有意思,我治疗的时候不能让人永远吃下去,没完没了啊,我说一般来说就是三个月,不见效就不要吃了,长到.0手术,不长就观察。结果这个女的吃了三个月的中药,一点效果都没有,我说那就不要吃了,你去做手术吧,她说我再吃一个月。到四个月以后再查,没了,彻底消失了,这样的情况也有。

我曾经问过肝胆外科的专家朋友,说怎么解释,我们中药有的时候真的能把一些胆囊息肉给消掉了。他说,可以呀,胆囊息肉有炎性的,有胆固醇性的,有肌肉性质的,炎性的胆固醇性的就很有可能缩小甚至消失,他是这么解释的。

我们看看这三味药,玄参、牡蛎、贝母,这方子多小,我说过好几遍,两味药中医叫“药对”。三味药听说过叫什么吗?有个术语,谈恋爱是一对一,一男一女两个人谈,假如三个人谈叫三角恋爱,三个中药叫“角药”,三个药一组叫角药。这个方子出自于清代·程钟龄(程国彭)的书——《医学心悟》,你看这名字起的多好。

学好中医的要素

中医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学科,很多东西都值得去琢磨,为什么叫《医学心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什么东西光背不行,死记硬背背了很多,不理解,不悟。

就像有人学中医都学愣了,比如说为了养肝,应该多吃什么好?从五味来讲,酸苦甘辛咸,酸入肝,所以有一种说法应该多吃酸味的。还有一种说法,“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这是《*帝内经》的一句话,就是肝苦急,要经常吃辛味的药、食品。一会儿又说应该多吃甜,为什么呢?木克土,“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应该多吃甘味的。

那究竟应该多吃什么味?这一会我们就说出来三种说法。这就需要悟性,当肝郁的时候,多吃辛味,辛散,疏肝解郁。当影响脾胃了,多吃甘味。肝火旺,多吃酸味。还要看具体情况,中医是个辩证法。今天讲到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第一篇叫“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它这里头有两条,我给大家背背,看这两条是不是个辩证法。第6条说,“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就是人得了病,他喜欢什么你就给他什么,他就有可能病就好。阴虚想喝水,多吃点养阴的东西,他就可能好了。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他一吃辣就胃疼,胃食管反流,糜烂,溃疡,那就少吃辣。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他越吃辣,胃病就越重,这不就是第一条吗?我前两天见了个民间中医,跟我聊半天,他也挺好玩儿,他说“什么叫病,什么叫药?”喜欢什么,什么就叫药。得了相思病,那个人不来,病就好不了,那个人来了,病就好了。这就是张仲景这一条“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但是临床上你不能说我喜欢什么,就说明我体内缺什么。我喜欢抽烟喝酒,我喜欢吸*,那能叫药吗?所以张仲景第二条下一句话就说了,“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一个人有病在脏腑,怎么攻?,随其所得而攻之,他喜欢什么就攻什么。这和刚才说那一条是不是辩证法?一般来说,病人喜欢吃什么,说明体内缺什么,但是有的时候个别情况,他喜欢什么是一种病因,是加重疾病的一个病因,应该攻它。这就是中医的智慧无处不在,它就是一个辩证法。他还举了个例子,“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一个人口渴还要给他利尿,用猪苓汤,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喝水是一种病因,水越多,体内存的水越多,所以要用猪苓汤育阴利水。我们讲的稍微专业一些,就是给大家强调中医学的智慧,辩证法无处不在。所以说程钟龄(程国彭)这本书的题目书名叫《医学心悟》,打开这本书,他就说了,“心悟者上达之机”,一个人善于思考,才能成为一个高明的大夫。“言传者下学之要”,只是靠老师一句话一句话灌给你,你成不了高明的大夫,叫下学。名师出高徒,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很多名师的学生都很有成就,但并不是所有的徒弟都有成就,所以才有一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曾经见过七八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很出名的一些老中医的弟子,现在很厉害,一提谁谁的学生,我说怪不得呢,因为老师就很牛,当年你想考他的研究生,医院校里头的佼佼者。但是我也见到有个别当年名气很大的老中医的学生,到现在不会看病,不仅不会看病,一说就是“自嗨”,大家听说吧?有人说中医是“自嗨”,你自己在那说行,他自己都不信,自己都不信中医了,同样是一个老师带出来的学生,有的很厉害很牛掰,有的到最后不会看病,自己甚至都怀疑中医了,所以要心悟。

我第一次给大家讲课的时候说,学好中医的三要素,三个字。第一是背,我们的研究生入学,面试,我一般我不刁难他,我就看他基本功。学针灸的,我就问你,孕妇禁针的穴位是什么,你告诉我。一个人怀孕了,哪些穴位不能碰,不能扎。有的学生学针灸的半天说不上来,我说我不是搞针灸的,我现在记得清清楚楚,肚子上的穴位能碰吗?后边儿八髎穴,屁股上面的穴位能碰吗?孕妇禁针合谷三阴缺盆昆仑。都说不上来,你搞什么针灸啊?学生学中医的,先背十首方子,一首一首让他背,由浅入深,先给我背一首小柴胡汤,再给我背一首达原饮,再背一首止嗽散等等。基本功好的一个也难不住,但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有的学生,你问一首,他说对不起老师,忘了。再问一首,对不起老师,忘了。第三个我都不好意思问他了。中医,学好的基本功第一是背。

第二是悟,要经常去思考。

第三就是用,要实践。别管谁不信中医,攻击中医。如果中医能治病,它就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有一天它仅仅是一个观赏性的东西,那就没有存在的太大价值了。如果你说这也治不了病,那也治不了病,什么都弄不了,那还是个医学吗?那就不是医学了,我们现在之所以那么有底气的敢这么说、那么说,那就是因为确实很多临床问题,中医还是不错的。

我引以为自豪的一个最厉害的,当然有很多病例了,我给大家讲一个。那女孩23岁,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北医院,医院,治疗花了20万,大半年报了九次病危,最后呼吸功能重度衰竭、心包中度积液,肾就不用说了,狼疮肾。这个时候想起来看中医了,大夫也说让试试中医,到呼吸科去给她会诊,眼皮都抬不起了,也翻不了身儿,发烧不能吃饭,舌苔满厚而腻。中医讲就是湿热,小柴胡汤合达原饮,再加上一些开胃的药,七副药下去能吃饭能翻身,烧退了。再吃七副药,回家过年,正好赶上过年。血氧饱和度很快到99,很快就升上去了。心包积液,从中度到轻度到未见。大家看,这就是效果,后来出院调理了一年才花两万多块钱,中药很便宜,一个月用不了多少钱,医院花了20万,如果中医不介入,这个人早没了。所以说中医它首先是医学,当然中医还是文化,中医很多东西你去体会,慢慢玩味是很有意思的。说到养生,它还能带来很多的就业岗位,什么叫养生?我们医生往往想的很狭隘,就是治病,就是和病有关系。一切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理念、方法、产品都属于养生。大家去云南,云南特产有蜡染,板蓝根煮过的布做成的布料做内衣,对皮肤瘙痒它就有帮助,它本身是一个非遗。所以说吃的、喝的、穿的、住的、用的、玩的,只要对健康有帮助的,包括家居,都属于养生。那这样的话能带来多少就业岗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国家都是一个大的帮助,不亚于医疗,养生保健市场不亚于医疗市场。我刚才说的牛蒡,有一个老板,江苏徐州的。他搞了个茶叫五行蔬菜汤,五种菜在一起,白萝卜、胡萝卜、萝卜缨、牛蒡、香菇,五个菜在一起叫五行蔬菜汤,五种颜色,脱水蔬菜,开水一冲就可以喝,还可以煮一煮当汤喝。那你说喝完以后那个便秘能不缓解吗?便秘绝对明显改善。萝卜本来就通气儿的,促进胃肠的蠕动,萝卜是有肯定疗效的,很多做完外科手术没排气,怎么弄?喝萝卜汤。所以这个五行蔬菜汤让这个企业很短的时间里就做的很大。所以中医学里头可以做的事儿很多。消瘰丸,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三个药在一起有一定软坚散结的作用。清热滋阴、化痰软坚。这里面玄参清热滋阴、凉血散结,玄是什么意思?黑色的,所以玄参颜色是黑的。玄参后来不叫玄参,叫元参,为什么呢?因为出了个皇帝叫玄烨,所以带玄字的都要改。玄武门要改成神武门。咱们山药本来也不叫山药,山药在《金匮要略》里叫薯蓣。张仲景有个方子叫薯蓣丸,到了唐朝出了个皇帝叫李豫,这个蓣就不能要了,改成了叫薯药。到了宋朝,出了个皇帝叫赵曙,那这个薯字又不能叫了,所以说薯蓣改来改去,改成了山药。牡蛎,软坚散结,牡蛎是一个传统软坚散结的药。贝母,清热化痰,贝母也有一定的软坚的作用。所以这三个在一起,适用于阴虚有热有痰的瘰疬。瘰疬,从中医古代的书来看,应该有淋巴结肿大,也叫瘰疬。淋巴结的结核也叫瘰疬,炎症造成的也叫瘰疬,良恶性的小瘤子都叫瘰疬。

软坚散结的药

在临床上为了加强软坚散结的作用,给大家再说几个药。

第一个夏枯草。夏枯草对甲状腺是有肯定好处的,对甲状腺肿大、甲亢、甲状腺结节都有一定的益处。

王不留行也是软坚散结的,女的生完孩子以后奶水不下,有人说吃猪蹄,我在临床见了一个女的很胖,告诉我,我本来没这么胖,我奶水不够,我妈非要让我吃猪蹄,一天吃好多,结果奶水没下来,把我吃胖了,猪蹄效果一般。

中医有句话叫“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穿山甲不行了,现在买不到了,不让用了,动物保护。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它有通乳的作用,其实也是一种软坚散结的作用,甚至可以预防乳腺炎。有个中药叫漏芦,对帮助排乳有好处。

连翘也有软坚散结的作用,猫爪草软坚散结,用于良恶性的肿瘤。龟板、鳖甲,在二三十年以前,医院搞了个中成药,鳖甲煎丸,张仲景的方子,在它的基础上搞了一个药,用于肝硬化,从中医讲肝硬化就是要软坚散结,龟板、鳖甲都有一定软坚散结的作用。

这都是讲的是治标,不管什么辨证,直接就软坚散结。但是真正到看病的时候还要辨证,假如这个人一伸舌头,上边儿瘀点、瘀斑特别多,你就加上活血药,加郁金、莪术,郁金、莪术都有抗肿瘤的作用,甚至加上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归地芎芍,这叫桃红四物。

假如舌苔厚腻,痰湿很重,要加重去痰湿的力量,比如说加半夏,清半夏或者法半夏。我们当大夫记住“医院,一脚法院”,要保护自己,别逞能。药典规定半夏就是9克,超过9克你要单独签字。

前几年北京,医院,有个大夫给人开了45克,结果病人吃了肾衰竭,打官司,判赔,医院给这个人赔了好几百万。好几百万也不多,假如真的是这个药导致的,那你几百万并不多,这以后这个肾不行了。当时叫举证倒置,因为我和东城区卫健委的很熟,我们在一起吃饭,聊这个病人,打官司说要举证倒置,你医院要提供证据证明这个病人在吃你的药以前肾脏就一定有问题,肾功能就不正常,但是你拿不出证据来。

我给大家说的意思,凡是遇到有点有*有害的药,我们要格外的小心,半夏是有*的。我一般就是规规矩矩的6-9克。清半夏、法半夏,我一般不多开。痰湿不重量再小点,痰湿重开9克。

还有一个药对,对于痰湿型的肿瘤,不管良恶性都可以用,薏米配白芥子。大家都知道康莱特注射液就是薏米里头提取的东西,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但是中医要辨证,痰湿重的我们用薏米配白芥子,白芥子化痰软坚散结。

我再举一个胆囊息肉的例子。北京的一个老先生,朝阳区的,医院看胆囊息肉,让他手术,他说先吃点中药。脾气大,爱发火,咱们中医说,肝郁有四逆散、柴胡疏肝散。肝火的,我们还有逍遥散、逍遥丸。肝火旺的,有人说用丹栀逍遥散,那力量还差得远,还差一些,力量不够强。

化肝煎

肝火旺,动不动就发火的,大家记住一个方子叫化肝煎。化肝煎是明代张景岳的方子,原方就几位药,陈皮、青皮、白芍、丹皮、栀子、土贝母,我们用陈皮、青皮来疏肝,用栀子来清肝,用丹皮来凉肝,用白芍来柔肝,全方位的把肝给包围,所以说,肝火旺的人用化肝煎,效果来的快。

快到什么份上?我举几个例子,有的女的吃完这个方子,第二次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就说,你用的什么办法,我吃完药以后,我们家保姆说我,你现在脾气怎么一下变好了,她自己还没感觉到,别人就评价她脾气好了,当然也有人能感觉到。

化肝煎是个好方子,我说那个先生爱发火,我就给他用了化肝煎合消瘰丸,是不是叫标本同治呀?辨证用化肝煎,辨病用消瘰丸。医院,他准备做手术,吃了以后他就没想到能消掉,我从来不跟病人说你吃中药肯定能把胆囊息肉消掉,你只能说试试看。结果他去再做个B超,没了。这个老先生后来和我成了好朋友。

说到化肝煎,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个北京在小汤山附近的一个转业*人,腹泻7年。北京各大中西医看的无数,他已经彻底绝望了,不再因为这个拉肚子看病了,他的夫人愣是把他拉到我门诊去。

这个人后来跟我上中央电视台做节目,在电视台上说的话我都忘了,就是第一次来找我看病,他说的什么我早就忘记了。他说他是这么说的,“你到底行不行吧,能不能看我这个病?”他说他非常不客气,他认为谁也看不了他的病。当时我说,试试看,你不吃药怎么行,我们用什么方?化肝煎合白头翁汤。张仲景的白头翁汤,“白头翁汤连柏秦”,用于那种热证的腹泻。总共看了没几次,治好了他7年的拉肚子,慢性肠炎。

也是抓住根本,爱发火、着急,肝火旺就化肝煎,不管什么病,息肉、结节可以用,失眠可以用,拉肚子可以用,胃脘痛可以用,不管什么病,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肝火旺的一切病都可以用化肝煎。当然了,如果是结节我们要加消瘰丸,而如果是失眠,我们可以加酸枣仁汤,这就叫辨证加辨病。也有的多发性肺结节,吃中药一段时间吃没了。

好,我们关于这个消瘰丸就说这么多,这种病治起来很慢,绝大多数朋友,可以这么说,很难,所以更不能说大话,但是确实还是有一部分人能明显缩小,甚至消失的,都有。

09

止嗽散

(桔梗、荆芥、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好,我们说咳嗽。

中医优势病种

有一个词叫“中医优势病种”,就是中医治什么病最有优势,这句话在前几年经常提。大家说中医治什么病最好?优势病种,有人动不动就提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我说学中医的先别学治这个,你先学第一个是感冒发烧,外感病;第二个就是咳嗽;然后就是刚才说的这些失眠、头疼、拉肚子、便秘,先学会治疗这些病。

第一个中医最大的优势病种是外感发烧,这次新冠肺炎,中医为什么表现这么好?它撞到枪口上了,中医治疗这一类的病人就是好,它属于中医的外感病。

感冒发烧好了以后,大家都有这个体会,往往开始咳嗽了,有的人一咳嗽俩月、仨月、半年都不好,有的人迁延日久,成年累月。所以,怎么样治疗咳嗽是中医必须掌握的。

中医治疗咳嗽有很多方子。桑杏汤、杏苏散治疗燥邪导致的咳嗽,百合固金汤治疗阴虚导致的肺干咳,清燥救肺汤,这都是燥邪或者阴虚的咳嗽。二陈汤、温胆汤用于治疗痰湿的咳嗽。肝火犯肺的咳嗽,我们还用刚才我说的化肝煎为底方,你不用化肝煎,效果好不了。只是用桔梗、白前、前胡,效果不行,那都叫治标不治本。

但是不管什么,大家先记住这个方子——止嗽散。你听名字,止嗽散,“止嗽散用桔前甘,百部陈荆与紫菀”治疗咳嗽常用的这些药都在里边了,桔梗、荆芥、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假如没有痰的,假如痰少,紫菀要少用。便秘的话百部加大量,百部除了止咳,它能通便。如果是阴虚的干咳,我们说百合固金汤,要重用百合、麦冬一类的养阴止咳的药。

治咳嗽的药

止咳的药大家一般都比较熟悉,我给大家讲几个,大家不熟悉的治咳嗽的药。

第一个,远志。远志都知道安神,治疗失眠,治疗抑郁,有人精神不振,一天到晚不爱说话,远志配代代花,治疗那种抑郁不爱说话的。

但是咳嗽远志也管用,有痰的加大鱼腥草的力量。鱼腥草,四川人叫折耳根,西南一带叫折耳根,也是一个食品,凉拌折耳根。有人还推荐说,想戒烟就多吃鱼腥草,其实多吃什么也没用,戒烟就靠你的意志,戒烟、戒酒全是靠意志,没有一个中药方子或者穴位有用。大家听说过人身上有个穴位叫“甜美穴”吗?好像是美国人发明的,又叫戒烟穴,管用吗?你每天给他扎,他还会抽烟,因为想戒烟还是要靠意志,戒酒也一样。

鱼腥草,痰多咳嗽,治疗肺有炎症一类的咳嗽效果好,舌苔*的加*芩5克到30克都可以,起码5克起步。

还有一个治疗咳嗽的,不大为人所重视的叫仙鹤草,治疗久咳不愈。

慢性咳嗽有的时候不好治。

治病“三级跳”

我给学生讲课,我说要学会“三级跳”,什么叫“三级跳”治病?

第一跳,跳出中药。每个大夫不一样,有人是搞针灸的,有人是搞什么,医院分科分的细,第一跳,要跳出自己本领域。如果我是开药的大夫,我不能只是开药,我建议你再用其他的疗法,比如说用针灸,举个例子,要根据什么病,比如说慢性咳嗽,我除了让你吃中药,然后还针灸。

第二跳,跳出中医,中西结合。

第三跳,跳出医学。有些病光医学不行,还要用别的办法。曾经有的慢性咳嗽,我说你有没有试过针灸?试过,不管用;有没有吃过中药?吃过,不管用;有没有埋过线?埋过,不管用。你有没有同时把这些办法一起上?没有。你正儿八经的休息一段时间就好好看病,把所有的办法能想到的包括食疗,一起上,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医院有个偏方叫“神龙丸”,推荐给大家。配方不清,不知道什么成分,治疗慢性咳嗽效果好。别人给我透露这个信息,我因为慢性咳嗽让他去买,也是不好买,那药一出来当天就抢光了,真正的好方子、好药,当天一出来抢光了。据说这个方子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干祖望的方子,干祖望是全国中医界耳鼻喉科的第一把交椅,他活了98岁还是96岁,那个老先生是很有个性的一个人,他说的话都爱打抱不平。他说人生有四大害,抽烟、喝酒、*博,第四大害是午睡,干祖望认为睡午觉是人生一大害,对健康不好,这个咱不知道有没有道理,是他个人的一家之言。

咳嗽,针灸刚才也说过了,那些穴位都很好的。肝火旺的咳嗽一定要配合太冲穴,这就是智慧,咳嗽光取肺经,或者肺俞,那个不行,肝火旺的要加肝经,要泄肝火,要加太冲一类的去肝火的药。

背部的俞穴有个好处,背部的俞穴,一个穴位对应一个脏器,所以说它很精准。“一是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心五督六膈俞七,九肝十胆仔细寻,十一脾俞十四肾”,你胃不好扎胃俞,这不简单吗?肾不好的扎肾俞,肺不好的扎肺俞,心不好的扎心俞,心脏不管是心率快、心率慢,还是其他问题,都可以扎心俞,这是最简单的。

当然,扎多深,这就是技巧,比如上面写的0.5寸,你就扎0.5寸,不要扎深,扎深有可能造成气胸。我曾经听说过,在加拿大,因为在国外有很多中国人出去,他本身不是学医的,到国外为了谋生,挣钱方便,国外手续又简单,开个中医针灸诊所,曾经有华人在加拿大给外国人扎成气胸,而且好玩的是,他能扎成双侧气胸,两边都给人扎破,他连基本的什么都不懂。

孙思邈说,胆大,下边儿还一个叫心细,胆大心细对应的一句话叫“智圆行方”,智圆,智力,考虑的非常周全,行方,表现出来给病人说的话就比较简单,比较直接,但是考虑的又很周全,叫胆大心细,智圆行方。

0

头痛方

(头痛以桃红四物汤为主,桃红四物汤作为基础方,归、地、芎、芍加桃仁、红花,再加上元胡、牛膝。甚至可以不用辨证就可以开,这个方子是很安全的,每个药都是十克。)

我们今天先给大家讲一个治疗头痛的方子,头痛在临床上也是很常见的,我这说的头痛指的是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头痛,就是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这个病的发病率是女性多。什么病男性多女性少?痛风是最典型的男多女少。痛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女性到了七七四十九岁以后,中医说女性“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没月经了,闭经以后这个病的发病率就会逐渐上升,说明痛风和雌性激素水平高低有一定关系。什么病女性多男性少?甲状腺疾病,血管神经性头痛女性也多见。头痛方是我跟我们中国中医科学院一个老中医学的。医院的某个大夫治疗某个病效果好,你怎么学?你说我拜他为师,跟他学三年。人生有多少个三年?叶天士一生拜了7个老师,我不赞成一个人拜很多老师,没有那么多精力,何况我今天想学治这个病,过几天我又想跟另外一个人学另外一个病。那怎么样才能学会他的经验?就把你治不好的这一类病人介绍给他。但是你一定要和病人提前商量好,让病人如实告诉你效果怎么样,然后把方子告诉你。我们作为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只要真的有效果,看了几次方子就能看出门道来。因为治病就是一层窗户纸,他不告诉你,你有可能十年八年、甚至一生都不知道、不会治这个病。稀里糊涂当大夫治病的大有人在,不知道怎么治。但是它就是一层窗户纸,点破了就知道其实很简单。

我们老家有一个女性,从十二三岁来例假之后一直到四十岁,她自己说几乎每天头痛,太阳越大,疼的越厉害,遇见太阳疼的就更厉害,我就将她推荐给我们中医科学院这个老先生。这个老先生看病很厉害,北京最牛的中医大夫挂号费多少钱?我听说过六百、八百、一千的都有,但我说最牛的不是多少钱,而是你根本找不到他,因为这个人从来不出门诊。从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就没见他出过门诊。但这个人我办公室就和他隔了一个门,他那老来名人,都是名人找他看病,他不出门诊,他今年85了,他的看病水平现在慢慢大家都公认了,一开始都不了解他。

我给他介绍这么一个病人,女性头痛,这个女性吃完药之后告诉我,效果非常好,说几十年的头痛就吃了半个月的中药,现在几乎感觉不到头疼了,就是太阳最*的时候,偶尔有一点点感觉。从中医讲这叫“十去其九”,去掉了90%,就感觉不到了。

我看他确实治头疼很厉害,我就给他介绍好几个病人,然后看他治疗用什么路子,他治疗头痛以桃红四物汤为主,桃红四物汤作为基础方,归、地、芎、芍加桃仁、红花,再加上元胡、牛膝。甚至可以不用辨证就可以开,这个方子是很安全的,每个药都是十克。元胡是中医里的一个广谱止痛药,不管哪里痛,都可以用元胡,又叫延胡索。

头痛方加减

头痛方还有加减法,前额疼加白芷,还有的人眼眶也疼,就加蔓荆子。太阳穴疼加柴胡,后头痛加葛根,《伤寒论》的葛根汤。头顶痛加吴茱萸,吴茱萸一般用量小,用五克,加藁本也行。还有的人是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和月经周期有关,用桃红四物汤就更好。但是在临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病人说不清哪疼,说不清楚哪疼得最厉害的时候,可以全加上,把刚才说的辨部位的几个药全加上。以后大家可以试试,血管神经性头痛,针灸效果也很好,中药效果也很好,中药加针灸效果会更好。

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川芎是治疗偏头痛的一个重要的药,张元素就说过“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引经就是中医的理论。

客观看待中西医

你们说引经有没有道理?大多数中药都不止归一个经,但是桔梗只归肺经,有人做临床实验,用抗肺癌的化疗药做一组,另外一组再加一个桔梗,结果加桔梗的这一组比不加桔梗的这一组化疗效果明显好。所以你们说引经药有没有道理?有一些药物的引经作用可能并不明显,特别是归经越多越不明显,桔梗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待中西医。有的人学中医,就追求纯中医。有一次新生入学,博士硕士座谈,正好我们有一个学生不幸得了肿瘤,全院给她捐款,她得的是卵*囊瘤,又叫内胚窦瘤。前几天我在网上看见湘雅医学院一个外科主任的侄子得了这个病去世了,就医院。我们单位有个女学生,也就是得了这个病,大家都在捐款。新生座谈会有个博士生说我们是堂堂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什么要捐款做化疗,说明不自信,应该用中医中药,反对做化疗。当时座谈是小范围的,人也不太多,其他老师也没有说话,估计其他老师都没怎么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雪亮教授谈辨病论治十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