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时候不幸得了腹部胀满的疾病,痛苦得难以忍受,四处访求名医治疗都没有效果。后来自己广泛收集医方,但却不敢盲目服用。
一天晚上,周慎斋躺在房中,看到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落在窗台之上,观赏之余不禁感叹道:“多么静谧的夜晚,多少美丽的月光啊!”
于是,他强打起精神走出来,坐在院中欣赏明亮的月光。看着看着,忽然一片乌云将月光遮住,他顿时感到胸中十分烦闷,再也无心欣赏。正在他要回房的时候,一阵清风徐徐吹来,乌云被吹散了,月亮重新恢复了光明。不知不觉这中,他的胸闷也消除了。
这时,周慎斋恍然大悟,自言自语地说:“乌云是属阴的事物,清风是属阳的事物。清风一吹,则乌云散去。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体内的变化与自然之理也应该相同,那么我的病是不是也与这风去相似呢?”
于是,周慎斋从赏月中受到启发,自制了和中丸。结果吃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腹部胀满就好了。
后来,周慎斋成为当时很有名气的医家。
人是自然界长期历史进化的产物,自然界时间、季节和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因此从天人相参的角度去认识和治疗疾病是中医诊疗理论的一大特色。“天”的概念不止包含天象、天气、气候等,也包含了“地”和我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相互之间也构成一个整体。所谓“天人相参”,意思是说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整体,而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自然界的春夏秋冬、昼夜晨昏、地区气候等规律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而人体也随之对这些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比如:在养生上,顺应自然界春夏阳气升发旺盛、秋冬阳气内敛闭藏,所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人所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也正是这个道理。同样,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人体内在病理变化,自然也会影响到治疗。比如:久居湿地、天气炎热,容易脚烂脚痒;沐风栉雨、雪露寒霜,风寒湿邪容易侵入骨节,使关节疼痛变形;不同地区的人,同样是感冒风寒表实证,所用的药物及剂量就会有所不同。如果是在江南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气候温暖而潮湿,人体肌肤多疏松,因此,在治疗的时候,麻*的用量就不能太多,甚至可以不用;如果是在西北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而干燥,人体腠理多致密,因此,在治疗时,不仅要用麻*,而且用量相对也要大一些。
葛洪在他的医书也记载着“冬病夏治”的时候,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强大五脏功能。所以,想要治疗咱们一定要从五脏入手,才能彻底根治。孙本新老师建议内用五脏同调理论,外用外五式疗法调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外五式功法其中的一式,顶天立地,调理我们的肝脏。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自体侧(体侧走行着肝脏的经脉,是连系脾脏与肾脏的桥梁,此动作是为了保持桥梁畅通)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缓缓放下手臂至耳部,然后再次缓缓向上托起。托举七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合于丹田(下丹田的元气是肾提供的,可以疏通肾经)。
可见,人体生命的状态和大自然密切相关,爱护大自然,其实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