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见,且常与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证并见c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常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脾胃失健,痰湿阻滞经络;或因热*侵袭,流窜经脉,使气血运行失畅,不通则痛而发病;也可因病久肝肾气血不足,经脉失养而致。临床常见湿热壅遏、痰湿阻滞和肝肾亏虚等证型。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不甚明显,疾病处于静止期,表现为疲倦乏力,足膝酸软无力,舌质淡苔白润,或舌红苔少,脉沉弱。
配方:牛膝茎叶20克,粳米克。
制法:牛膝加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克,再加水约毫升,煮成稀粥。
功效:健脾祛湿止痛。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顿服,10天为1个疗程。
配方:鲜葡萄30克,粳米50克。
制法:粳米加水如常法煮粥,粥半熟未稠时,把洗净的葡萄粒加入,再煮至粥稠即可。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
用法:早晚分食。
配方:栗子粉30克,糯米50克(小儿减半)。
制法:栗子粉与糯米加水毫升,放砂锅内用文火煮成稠粥。
功效:健脾胃,壮筋骨。
用法:温热服食,早晚各1次。
配方:何首乌粉2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粳米加水煮粥,粥半熟时调入首乌粉,边煮边搅匀,至黏稠时即可,加白糖调味。
功效:补益肝肾,健脾和胃。
用法:早晚分食。
关节疼痛、肿胀,局部不发红,四肢困重,胃脘不适,食欲欠佳,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配方:生薏米30克,防风10克。
制法:以上二者加水煮熬,去渣取汁。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宣痹。
用法:代茶饮,每日1~2剂,连饮1周。
配方:鲜木瓜1个,粳米50克。
制法:木瓜剖切为4块,或干木瓜片20克,加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渣取汁,入粳米、白糖,再加水毫升左右,煮为稀粥,用白糖调味。
功效:健胃祛湿,舒筋通络。
用法:每日分2~3次,温热服食。
配方:茯苓粉15克,梗米30克。
制法: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茯苓粉稍煮。
功效:健脾化湿。
用法:早晚食用。
配方:苡仁粉30~60克,陈仓米(即陈粳米)60克。
制法:以上二者同入砂锅内,加水毫升左右,煮成稀粥。
功效:健脾化湿,除湿躅痹。
用法:每日早晚餐顿服,10日为1个疗程。
足趾或其他关节疼痛剧烈,多因疲劳或饮酒饱餐后诱发,局部红肿、灼热,伴有身体不适,发热,小便*赤,大便干燥或溏而不爽,舌质红,苔*腻,脉滑数。
配方:土茯苓50克,猪脊骨克。
制法:猪脊骨加水煨汤,煎成0毫升左右,取出猪骨,撇去汤上浮油。土茯苓切片,以纱布包好,放入猪骨汤内,煮至毫升左右即可。
功效:清热解*,补肾壮骨。
用法:每日饮1剂,可分2~3次饮完。
配方:茄子克,食盐、麻油、蒜泥各5克,酱油15克。
制法:将茄子削皮,切成两半,上蒸笼蒸烂,略晾凉后,放上酱油、麻油、蒜泥、食盐,拌匀即可。
功效:清热解*除湿。
用法:佐餐食用。
配方:冬瓜30克,赤小豆15克。
制法:冬瓜、赤小豆加水适量,煮至豆烂熟,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
用法:随量食用。
配方:赤小豆15克,薏米、梗米各30克。
制法:以上三味,加水如常法煮粥。
功效:清热利湿,通络捣痹。
用法:早晚分食。
配方:鲜蒲公英30克(连根较好),粳米50克。
制法:蒲公英加水煎取浓汁,去渣留汁毫升,加入粳米、水毫升,煮成稀稠粥,用冰糖调味。
功效:清热解*。
用法:每日2次,稍温服食,3~5日为1个疗程。
以上资料来源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培训通知
每月1-7日宋永忠教授中式正骨●气血通调理●脊柱整脊●脑颅骨矫正传承班(临床跟诊带教手把手教学)
宋永忠教授
宋永忠老师,世界中医骨伤联盟主席、CCTV-1健康顾问、天天养生堂健康嘉宾、北京北苑中医门诊部院长、团中央青企副秘书长、中医师承导师、中医世家、骨伤专家。
宋永忠大夫:副主任医师、出身名门、中医世家、秉承医理、自成一脉;以宋氏中医正骨、宋氏气血通调理,成为中式正骨的传承核心(治疗患者十多万人,培养正骨学生上万人,收徒多人)
出版著作:《中国推拿治疗学》《颈椎整脊学》《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症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国际中医骨伤推拿医师交流手册》《整脊基础与脊柱病诊断》《整脊技术学》《腰椎整脊学》《整脊保健学》《捏捏揉揉小儿安》《中医养生学》等三十余部著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