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养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FM95健康日照
TUhjnbcbe - 2020/11/5 16:18:00

健康日照

马西臣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日照市医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肾内科进修学习。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在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年在新疆自医院援疆工作半年,被评为优秀援疆人才。曾获得日照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SCI论文1篇,主编医学著作2部,副主编1部。

正确认识尿*症

1、尿*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正常肾脏的功能:通过产生尿液,来排出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以及产生一些内分泌物质。如果肾脏的功能下降、病理损伤以及尿液成分发生改变,时间超过3个月,我们就称之为慢性肾病。目前国际公认的慢性肾病分期依据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制定的指南分为1~5期,尿*症属于第5期。尿*症就是各种慢性肾病持续进展到后期的共同结局,是肾衰竭的不可逆状态,肾失去了大部分功能,不能继续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表现为代谢产物的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是一种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2、尿*症的病因有哪些?

尿*症的病因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等)、肾血管疾病、遗传性肾病(多囊肾病、遗传性肾炎)等。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是主要病因;在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最常见病因仍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近年来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尿*症明显增加,有可能将成为导致我国尿*症的首位病因。

3.为什么把慢性肾病称为沉默的杀手?

“慢性肾病---沉默的杀手”绝非危言耸听。“沉默”是因为肾病开始通常没有症状,当肾脏功能的破坏大于75%时,患者才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口中有尿味、皮肤发暗和头发焦枯等。医院看病,但往往又不知道该去看哪科,高血压的去了心血管,胃口不好的看消化科,贫血的去血液科,很少有人想到是肾脏出了毛病。因此,很多肾衰病人都走过误诊、漏诊的弯路,等到肾内科就诊时,最终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杀手”是指其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大约10%,20岁以上人群更高,达13%,目前世界上患肾病的人口已超过5亿,慢性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4、通常有哪些相关表现,

可以提示我们可能患有慢性肾病呢?

其实,肾衰的发病并不是突然的,只是患者没有在意而已。这些情况可能是早期肾病的信号,应及时就医: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尿变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者白细胞;尿量过多或过少;夜尿增多,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年纪轻轻早早出现高血压;早晨起床后眼皮或双下肢水肿;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5、.对于慢性肾病的早期发现,有哪些建议?

肾病的发病因素很多,有些与遗传有关,但更多的是与其他疾病及生活方式有关。对于无任何症状的无症状高危人群(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最好每年能检查1次以上的尿常规,如果发现有蛋白尿、血尿等问题,应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等项目,并进行专科治疗、跟踪随访;二是对已诊断有慢性肾病人群的定期检查和专科治疗、随访。通过对无症状高危人群的筛查,可以发现早期慢性肾病患者。尤其是在慢性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减缓肾病的进展。

6.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哪些生活方式

来预防肾病发生?

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是成为本病发生的推动力,所以主张坚持低盐、清淡饮食;平衡膳食,不暴饮暴食增加肾脏负担;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症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防止链球菌感染诱发肾病,尤其是青少年更需要注意;戒烟,避免酗酒;避免滥用药物。采取上述措施,健康人群可以预防,对已发生的肾病则可以防止病情进展。

7、尿*症是不是不治之症?

尿*症在如今并不是不治之症,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有透析或肾移植,通过这些治疗手段,可以延长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寿命,目前最长透析45年。国家已经将尿*症纳入了大病医保的范围内,在费用方面国家出大部分,个人出小部分,经济条件不好的尿*症患者通过医保也做得起透析。所以说尿*症在当今社会从各个方面说都不是不治之症。

8、尿*症知晓率高吗?

目前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我国14亿人口计算,慢性肾脏病患者有1亿多人,但是我们周围的肾病患者似乎比较少见,这是因为大众对肾病方面知识缺乏了解的原因。根据统计数据结果显示,1亿多人中约有87.5%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病。所以说这是一个知晓率低的疾病。我国尿*症患者目前不超过万,也就是说,最后发展成尿*症的患者是少数(大约1-2%)。并不是所有的肾病患者都会进入尿*症,许多肾病患者可能一辈子仅伴随尿检异常、轻微的症状,并不会发展到尿*症。

9、如何走出盲目恐慌,正确认识尿*症。

很多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天天担心、恐惧,给自己和周围人带来的压力都很大。事实上,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大部分肾病都不会发展成为尿*症,仅1-2%患者由于病情控制不佳,最终缓慢进入尿*症。有数据统计约1/4的慢性肾病患者,医院就诊时已经是尿*症;特别是一些年轻尿*症患者,对一个家庭来说,患尿*症的打击是巨大的,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因此,许多人在肾衰竭以后,去寻求各种“逆转”病情的办法,所有的结果都是把本该用于救命的钱落入各种骗子手中。接受既定的事实不容易,但我们要活下去,更好地活下去,就不能不理性对待,盲目固执地相信天花乱坠“治愈尿*症”广告,只会让自己越走越远,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我们正处于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以目前新技术的发展速度,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未来肾病的靶向治疗、更便捷的人工肾等新的医疗技术都有可能实现。

几十年前我们难以想象智能化的现代生活,而处在现代的我们,可以大胆去希望。前提是,我们当下,共同好好活下去,坚持活下去,不放弃希望。

10、为什么大部分尿*症患者选择透析,

而非肾移植?

目前尿*症患者治疗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腹膜透析,第二种是血液透析,第三种是肾移植。我们说成功的肾移植可以帮助患者摆脱透析,虽然术后需要终身使用免疫抑制剂,医院复查,但基本可回归正常生活。许多移植患者重返工作岗位,能够继续实现自我价值。目前肾移植肾源主要是活体亲属供肾和器官捐献,为此国家将每年的6月11日设立为器官捐献日,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患者数量庞大,现在每年约30万人因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病人中,仅1万多人有机会获得器官移植,供需比例为1:30。由于肾源太少,加之移植的费用高,且有可能面临移植肾再次失去功能,种种原因导致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尿*症患者,选择终身透析。透析可以有腹膜透析(腹透)和血液透析(血透),腹透可每天在家进行,医院透析中心进行,一周去2~3次。透析患者体力好者也可以继续从事工作,并不是什么都干不了。

11、何时开始进行透析等肾替代治疗?

临床中,决定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肾替代治疗,一般是基于尿*症相关症状、肾功能情况以及肾功能下降的速度来共同决定的。目前肾小球滤过率是临床常用来反映肾功能情况的一个“金指标”。

综合分析目前指南意见,慢性肾衰竭患者何时进入透析采取以下决策步骤:

(1)对于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1.73m2)的患者,即使出现尿*症相关症状,也不建议进入慢性透析阶段。因为这部分患者即使出现了尿*症相关症状,也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克服。

(2)对于没有症状,且肾小球滤过率在5~15m(min·1.73m2)的患者,目前建议每个月去医生那里随访一次。在没有症状出现时,不建议进行透析。但要警惕尿*症相关的急诊症状,比如高钾血症等情况。

(3)对于肾小球滤过率在5~15ml(min·1.73m2),但是合并有尿*症相关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建议先进行保守治疗。对于那些确实有尿*症相关症状,且保守治疗没法缓解的患者,建议开始进入透析治疗。

(4)对于具有尿*症相关的胸膜炎、心包炎和尿*症脑病的患者,指南推荐应该立即行肾脏替代治疗。

(5)对于肾小球滤过率5ml(min·1.73m2)的患者,建议开始进入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

12、尿*症有哪些早期症状?

尿*症的胃肠道症状出现最早,常有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泻,口中有氨味,齿龈也常发炎,口腔粘膜溃烂出血等。神经系统可有失眠、烦躁、四肢麻木灼痛,晚期町出现嗜睡甚至抽搐、昏迷。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高血压以及由心包炎及心力衰竭引起的心前区疼痛、心悸、气急、腹胀痛、浮肿、不能平卧等。血液系统可出现贫血及粘膜出血现象。呼吸系统可有肺炎及胸膜炎引起的咳嗽、胸痛。

尿*症症状可以缓慢发生,长期隐蔽而不被发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在几天内发生,出现明显尿*症症状。尿*症症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不一定是所有的症状均表现出来。

13、什么是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一般简称为腹透,和血液透析、肾移植一起,都属于尿*症患者的肾替代治疗手段。

腹膜是腹腔中的一层膜状组织。它就像是一个包,包覆了腹腔中的大部分器官。进行腹透时,需要用一种被称为腹膜透析液的特殊液体充满这个包。血液中的代谢产物与多余水分会慢慢流进透析液中。数小时之后,透析液置换量达到上限,将用过的透析液放出,再放入新鲜干净的腹膜透析液,如此循环,24小时不间断清除*素。

14、透析液是怎样放入、放出腹腔的呢?

这是个好问題。腹膜透析需要做先在肚子上做一个小手术,将一根有弹性的软管插入腹部,这根管称为透析管。大部分腹透导管都会从下腹插入。透析液通过这根腹透管进入腹腔。腹透管会一直放在体内,十几厘米留在体外,不用时用碘伏冒盖起来。引流出用过的透析液再放入新的透析液,这一过程被称为交换。医生会教患者自己进行腹透液交换,这样医院,自己可以在家、在单位或在旅行中操作。腹透交换是无痛的。

15、哪些人更适合腹膜透析?

腹透适合身材较小,肾功能没有完全丧失且还有尿(也称“残余肾功能”)的患者,腹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保护残余肾功能。而如果进行血液透析,过一段时间就可能完全没有尿了。因为毕竟有异物进入腹腔,可能出现腹膜感染,我们称为腹膜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以后可能出现腹膜硬化,会影响腹透的效果。有些患者由于腹膜炎不得不停止腹透。

16、腹膜透析是病人在家自己

进行治疗的一种透析方式,

对病人条件要求很高吗?

腹膜透析是一种家庭式透析方式,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机器,也不需要穿刺,只要患者能有正常视力,精神正常;可以在任何相对清洁的地方进行;透析时间灵活、自由程度高,病人医院,生活自主性高。腹透不会接触其他病人,血源性感染风险低;就治疗费用来说,腹透总治疗费用低,节省有限的医保资金,可以让更多的尿*症患者获得治疗;此外一项国际研究发现,选择腹透的患者比血透的患者进行肾移植的成功概率更高,平均高出39%,这可能与腹透感染率低有关。在我国香港,85%的透析病人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在我国近几年腹膜透析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开始迅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等腹透中心病人过千人。

17、什么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通过一种特殊滤过器净化血液。这个滤过器中有数以千计的中空纤维,这些纤维和头发一样纤细,上面遍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小孔。在血透过程中,血液从滤过器的纤维中穿过。血细胞和蛋白质这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因为体积相对较大所以无法通过小孔,重新返回体内。而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就会顺小孔流出,进入随后会被丢掉的透析液中。也就是说这个滤过器可以把废物和营养物质分开,替代肾把废物过滤出去。通常情况下,医院透析中心进行,一周需要进行2~3次,每次至少需要3~4小时。我国截至年底登记血液透析人数约70万,但实际需要透析的远不止这个数目。

18、血透治疗的感受如何?

接受血透治疗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次血液透析清除的体液量。正常来说,治疗本身是无痛的。但是,如果需要清除的体液量很大,那么患者可能会出现腿抽筋、头疼、头晕、恶心、气短或其他一些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肾病患者一定要遵循医嘱限制盐和水的摄入。

19、如何看待肾移植?

肾移植需要通过大手术来实现,将供肾植入患者体内。并不是只要有肾就能做肾移植手术,新肾的血型(ABO血型)和组织类型都要与接受者相匹配。否则,患者的身体会排斥新肾。这样新肾会无法正常工作。血型与组织类型是否匹配要通过血液检查来测定。但值得指出的是,如果都匹配,排异现象也有可能出现,即使完成移植当时不出现,很多年后也有可能出现。进行肾移植后,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大提高,但排异反应、经济压力等各种因素又会影响着移植效果。因此,选择肾移植前,患者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肾移植,理性看待肾移植。

20、肾源从哪里来?

①亲属活体肾;②配偶、姻亲或朋友(非直系血缘亲属活体肾);③死亡供体。(1)亲属活体肾移植与非直系血缘亲属活体肾移植:患者的家庭成员、配偶或是朋友可能会给患者捐肾。活体肾的功能更强,在患者体内作用的时间也会越长。只要时间合适就可以进行手术,所以患者不用等很长时间。捐肾者也会接受身体检查,以确保不会因此患上肾病,或者是出现其他影响捐献者健康的因素。

我们的肾代偿能力很强,只要有一个健康肾足以承担两个肾的工作,比如有些先天性孤立肾(天生只有一个肾)的人也可以正常生活。但因为毕竟是一个肾打两份工,负荷会加重,捐肾者因此罹患肾病的可能性会比正常人大,而且在出现其他疾病后的免疫力和承受能力会比健康人差。因此要比一般人更要注意保养和休息。活体捐赠者必须通过手术将肾取出,术后需要3周时间恢复,在这期间捐赠者无法工作。捐赠之前,医生也会将相关手术风险及后果详细告知捐肾者。(2)死亡供体移植:死亡供体肾移植是另一种选择,但是并没有足够多的死亡供体可以提供给需要换肾的患者。目前器官移植来源,死亡供体只能靠自愿捐献。但由于这其中牵涉到道德、伦理、社会、法制等诸多复杂因素,供体也是严重不足的。因此,患者可能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合适的肾源。

21、肾移植医生会怎么评价肾移植效果?

“如果今天我们为名透析患者都换上一颗状况良好的肾,然后观察他们一年的状况,结果大概会是:其中50人状况会非常好。一年后,这50个人早已出院回家,服用抗排异药物,但没有其他住院治疗,肾功能良好,而且肾可以再工作10~20年。其中35人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新患上心脏病、糖尿病,或其他并发症,需要重新手术、住院治疗、忍受排异反应等。一年后,这35人的状况会好转,与之前的50人一样。他们中大多数人身体状况将是较为良好的,肾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而且肾也会工作比较长的时间(不过可能不及第一组)。最后还剩15人。在肾移植后的第一年,其中有2~4人会死亡,这通常会发生在肾移植3个月以后。可能的死亡原因包括心脏病、脑卒中(中风)、感染等。而活下来的患者可能要面对新移植的肾失去部分功能,或是必须重新接受透析等。在第一年里出现肾功能受损,原因包括排异、感染、技术性或手术问题、药物反应、原病复发等。不过,大多数患者在丧失移植肾后还是可以接受再次肾移植的。

22、为什么会发生移植肾产生排斥?

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国防系统一样,当有外来入侵者进入领土时,身体会采取行动减少可能对身体安全造成的威胁。由于新肾不是自己的,身体会视其为外来入侵,所以会产生排斥。进行了肾移植的患者需要用药来抑制免疫系统,防止发生排斥反应,这类药物被叫作免疫抑制剂。

23、肾移植术后要注意什么?

我们身体很容易识别一样东西是不是自己的!一旦发现不是自己的,免疫系统就会发出强烈的排斥反应,不是自己的东西弄出去或者打倒。这就是为什么肾移植后,我们的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它可以使我们人体对移植来的肾排斥降到最低水平,移植肾在我们体内,与我们和平共处。而这些抗排斥药物也会造成免疫力低下,细菌、病*这些病原体容易侵犯我们。所以移植后,我们需要面对两个问题,一个是感染,一个是抗排异药的使用。在术后的3个月,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最大,这也是免疫力最差的时候,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肺炎、肠胃炎、带状疱疹等。因此,患者要做到以下几点:(1)尽量不要到人多的地方。(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不新鲜、生冷的食物。(3)保暖措施做好,不要受凉。(4)如果出现体温升高,不要硬撑,医院检查,以防发生肺炎。(5)医院复查环孢素等药物的血药浓度。度过了术后最关键的前半年,就闯过了一个大关。随着抗排斥药物的减量,患者的免疫力会逐渐趋于正常,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不能自行减药。

24、移植后肾可存活多久?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以及抗排斥药物的应用,肾移植的存活率越来越高。根据中国肾移植科学登记系统数据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国做了例肾移植手术,位居世界第2位。

目前肾最长存活记录:活体亲属供肾46年,活体无血缘关系供肾37年,尸体供肾40年。年,医院吴阶平教授等实施我国首例尸体供肾肾移植年,医院实施第一例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此后,我国大规模开展肾移植手术。目前,尸体肾移植肾存活期半数超过11年,活体肾移植半数存活超过18年。

25、肾移植的费用问题

从住院到出院,亲属供肾大概需要20万元,非亲属供在40~50万元,各地费用可能有差异。这些费用不包括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及其他意外情况。抗排异药物需要终身服用,也是不小的数目,第一年可能需要10万元左右,第二年及以后会减少至2~8万元。因此,在选择肾移植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好经济因素。

节目时间:每周三、五

中午:13:30--13:50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FM95健康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