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学与艺术ID:zhongguowenxuezz」
酒品与人品(外一篇)
彭彬
在山东喝酒三十几年,酒桌上经常听到“酒品见人品”的说辞。很多时候因为担心自己的人品被怀疑,不得不豪迈一把多喝几杯,甚至为显示人品高尚不惜整个酩酊大醉。酒品说的是喝酒的表现方式,各有各的不同,说得过去不出格就行;人品就不得了了,顾名思义是指人的品质,这里主要指道德水准。如果说谁的人品不行,基本上等同于说他小人一个。酒品与人品联系在一起,一下子就把喝酒的重要性拔到不得了的高度。
来山东的那几年,我是一直怀疑这种说辞的。在老家湖北随州,半斤酒量的我,以前是几乎没有醉过,靠的是三寸不烂之舌。大家是以自己少喝能让别人多喝的套路自豪的,也没人说谁谁酒品不好,更不会联想到人品。90年夏天我是带着这些套路信心满满走向山东酒坛的,结果时间不久就连续挨上几根闷棍。同事们喝酒先是吃惊我的多话,怪罪我破坏规则不懂规矩,接着劝诫我抓紧改邪归正否则将来要吃大亏。最开始我不以为然,我行我素,以为是别人故意找茬,或者有意挖坑让我多喝酒。一年多后,同事们聚餐不愿意再叫上我,异口同声责备我喝酒爱打酒官司,喝的没有说的多,让他们喝酒不痛快。眼见同事关系受到破坏,我不得不重视起来,专门请几个好友喝酒,让他们不要惜口如金,狗嘴一定要吐出象牙来,这才知道“酒品见人品”在这块土地上是真理般的存在。喝酒实在的人做事才实在,山东就喜欢实实在在,讨厌巧言令色,才明白以前的喝酒套路水土不服出了大问题。
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我必须改变自己适应新环境,虽然已经走了弯路吃了不少亏。既然“酒品见人品”,在齐鲁大地我就放开膀子往死里哈酒,隔三差五的醉酒也就习以为常了。92年春节回老家,与亲戚朋友喝酒,也开始厌烦他们的喋喋不休,总是不等他们把罗里吧嗦的话说完就先干为敬了。母亲目瞪口呆地看着,心疼儿子总是喝得多,语重心长地叹到,彬儿去山东真的变傻了,这样子在老家连媳妇也娶不着。为了让母亲安心,我只好就地取材娶了个济南媳妇,心想以后会少为喝酒挨骂了,母亲的话只能当耳旁风。
没想到,都是自己想当然,喝酒挨骂是婚后的家常便饭。媳妇说,喝酒要会装,哪有像你喝酒那么实在的,太实在了就是傻!终点又回到起点,两边都骂我傻,难道喝酒还有别的咱不明白的聪明喝法?把我整得云山雾罩的,细瞅细思周围喝酒的,还真是形形色色。有的是酒量好,被敬时来者不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敬别人酒是打圈的;有的是滴酒不沾喝着饮料也能把你灌醉的;有的是喝到中途就装醉或者直接跑路的;有的是想多喝就多喝想不喝就不喝,随心所欲随自己意愿的;更多的是如我一般的凡夫俗子,能喝点还想喝点,酒量还不行,就时不时在河边湿湿鞋,理由名正言顺,常在河边走吗?我可能是误入歧途,碰巧在初进钢厂的时候,遇到的都是一大批实在的喝酒师傅。每一场大酒之后的几天里,伙伴们都有了谈资有了笑料,日子倒是快乐了不少。我这号喝酒实在的,慢慢也看不上别人的喝酒风格,觉得他们人品有瑕疵,交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自己一类的,甚至感叹,一生中没在一起醉过的人是不能交成真正朋友的。
随着酒龄增长,职位变迁,慢慢发现喝酒还真有技巧的。如果喝酒前你把着一根弦,坚决不能醉,你总能找到不醉的办法。如果你就是放开去喝,想喝个痛快,那十有八九就是醉鬼的下场。感觉在酒场自己酒量处于劣势,最好少说话少出风头,也能少喝酒,树大招风吗。现在回想,在喝酒前半场,我是理性地依照山东的豪爽节奏去喝的;在喝酒的后半场,我是潜意识地依照老家的劝酒套路应付的。但在老家是劝别人喝自己不喝或少喝,这里是劝别人和自己一起喝,自己却没有少喝半点,醉了也只能叹自己酒量不行,不会怪自己喝酒太实在。
酒品也就自然分前后半场来说,分界点就是理性转感性的时刻。当然酒桌上的人酒量有大有小,分界时点肯定不一致,这才有了精彩纷呈的酒坛表演,这边唱罢那边登台。前半场的酒品,能体现出人的性格来,喝酒忸忸怩怩的一般是比较内向害羞的、浅尝而止的大多谨小慎微的、不言不语的总是胸有城府想一鸣惊人的、说干杯喝小口或偷偷倒掉的就有点不诚实喜欢搞阴谋诡计的、滔滔不绝的肯定是热情自信乐观的……
至于后半场的酒品,体现出来的可能是人的涵养。喝多了爱夸人,说明你心里阳光;爱批评人,是不是胸怀有点狭窄?直接趴在桌上睡觉,可能你情绪稳定生活惬意;骂骂咧咧挥起拳头揍人,只能显现生活很糟糕你很憋屈想发泄……。至于说酒醉心明,也不能当真,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有的喜欢借题发挥,有的喜欢指桑骂槐,有点是装醉说出平时压抑的想法,有的还真的趁着醉酒时的勇敢办成了大事,喝酒在山东的确是一等一的大事。
酒场也分不同的类别,酒品在公事正式场合似乎体现不出来,只有在相对比较平等的人聚餐在一起才能显现出来。如果你陪领导或者有求于他的客户,一上桌地位就相差一大截,他让你喝酒,你只有硬着头皮上,霸王硬上弓,上慢了还挨批,哪有你酒品表现的机会?记得九几年青岛大港吃水达到13米,我为了济钢的矿船早靠岸卸货,自己站起来独自连干十三杯,旁边的领导们才难得露出笑容,答应马上就靠。所以现在我是很不愿陪领导喝酒的,当然平易近人虚怀若谷的领导我还是喜欢拿着酒壶屁颠屁颠地给你倒酒,这样自己喝酒的酒品也能上个台阶,毕竟领导的水平还是高你一大块值得你好好学习的。只能说现在心态不求上进了,放在以前想靠喝酒去巴结领导,可能还没门道呢?与领导喝酒不能讲酒品,讲的是政治,是个很讲究的技术活。我喝了几十年的酒,可能真的是喝傻了,到现在还没悟出官场喝酒的名堂来,其中的虚与委蛇、投其所好、刀光剑影等真是孙子兵法的演练场,比当年考大学难多了!
不光山东,整个北方的酒文化都比南方更讲究、更深厚。酒品见人品,在北方是有市场的。但更多的时候,酒场是自带功利的,自然酒品要符合名利场的规则。酒品服务于功利,更扯不上人品了。面上说的是感情深一口闷,心里想的是如何把你搞定把我的利益弄到手,所以也不要把“酒品见人品”太当回事,酒中沉淀的是功利多感情少。否则喝死了也没人偿命,现在抓吃喝风还会坑了领导弟兄。喝酒痛痛快快的套近乎,但背后尽找你的软肋下刀子,还一找一个准,因为实在的你看中他的酒品了,说了不少知心话,这样的亏喝酒实在的都没少吃。酒品很好的人,配上差的人品,欺骗性更强。
酒是好东西,能喝点说明你身体还行,中医讲还能舒筋活血,适量能延年益寿。悠着点喝吧,一辈子的喝酒量是个定数,年轻时喝得太多,老了就没资格喝了。酒品再好,人品再高尚,也仅是表现在性格和涵养两方面。“酒品见人品”,更多的时候是劝你多喝酒的激将法,也是自己喝多了的安慰剂。“你不张嘴,没人撬开你的嘴往里灌,还是自己想喝”,老婆经常拿这话嘲讽我。喝多了不仅身体难受,浪费那么贵的美酒佳肴,反而会断片忘事,甚至会把事情搞砸,让酒醒后的自己悔得肠子变青,的确不值得、不可取。真的知心朋友,没有功利在一起喝酒,就是为了把酒言欢放飞自我,倒是可以喝多的,“人生难得几回醉”讲的就是这种场面。
年过半百,蓦然回首,“酒品见人品”,只能说稍稍有点道理,但合理成分越来越少了,直接把两者联系起来有点牵强。我不能按那点道理去喝酒,醉了难受只有自己体味。人品立足于平时点点滴滴的为人处事,不是那么容易仅凭喝一场酒就能看清的,除非你也有孙猴子火眼金睛的本领。喝酒只是联络和加深感情的工具而已,拔的太高就一叶遮目了!让酒场和和谐谐,各取所需,才是你我要追求的。俗话还有另一句,酒场说话不算数,那你不是白喝醉了吗?
严谨一点,应该这么说,“在山东,喜欢喝酒的人,在平等的酒场中表现出的酒品能显现出部分人品来”。这样说罗里吧嗦,谁也记不住。还是“酒品见人品”接地气,虽然很扯淡,但特别能唬人。你就把它当酒话,只要不如我一般傻,大概率就不会上当吃亏的。当然你自己喜欢上当,以为吃亏是福,就另当别论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也管不了你。
★约局
在生意场上混,免不了常常约圈里圈外的有缘人一起吃饭喝酒,高雅点的也有一起喝茶一起打球一起洗脚泡澡的。这里说“有缘人”而不是”朋友”,是因为朋友涉及到情感交流,不少人达不到朋友的标准。最常见的还是约局请客吃饭,以前在国企呆着的时候,被约的机会很多,整天疲于奔命地应付,似乎不去酒局就是不够意思不给面子,挺对不起约局的有缘人似的。那时家人强烈反对,直骂咱就是个大酒鬼,逃避家庭责任等。咱还苦口婆心地大费口舌解释,甚至让婆娘换位思考,站在约局者的角度感受一下,似乎咱大义凛然赴宴,不是为了吃吃喝喝而是为了道义慷慨践行传统道德文化似的。
下海以后,约咱吃饭的局很少有了,基本上都是些多年不见了的老友想见见面了却思念的苦楚找出来的理由。工作反过来了,需要经常约有利害关系的朋友(叫有缘人不顺口)吃饭,闭门羹吃了不少,当然找出来的借口还是堂而皇之的,让你挑不出理来自尊不失,让被约者也心安理得地逃之夭夭。反差的确有点大,让自己不得不经常怀疑过去的智商是不是太低了,怎么一直没有学会拒绝呢?想想现在的约局被拒,很理解拒约的人,被拒者好像受伤也不是太大。虽然尴尬点,但完全可以承担得起。看来拒绝饭局的难度系数并不算高呀!
一曰身体原因。特别是年龄相仿的或者更大的老家伙,常年累月使用的零件的确有些老化了,时常罢工闹别扭也是正常,如感冒吃药了、心脏不好心律不齐、三高痛风啥的,你请客的只能随他便了,也没有动粗的道理。有的本来以前得过大病被治愈好的,如脑血栓、心梗啥的,你能打电话约他也需要很大勇气的,老伙计能接电话也是给你大面了。
二曰不在家在外地。这需要两说了,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不过你没法考证。一种他在家呆着正喝着大茶呢,可能就不想被你约所以撒谎在外地,高手还装得遗憾得一塌糊涂,似乎他早想约你只是被你的来电乱了头绪忘了想法,让你不由的有点感动。双方电话约定,下次提前约,在家专门守株待兔等你。人有时真需要个梦想,不管真假也是比没有好。有的确实不在,会来事的急忙问后来几天如何安排,他会急着赶回来见见面,让你心里暖暖的;不开窍的就开门见山说话,要求以后提前约,不要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地撞大运;最让你无语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