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或是身体“攒”高的,想要远离痛风,做好“1养、2排”。
什么是高尿酸?一般而言,男性尿酸正常值应当控制在μmol/L以内;女性尿酸正常值应该控制在μmol/L以内。若超过该值,则属于高尿酸血症。
如果尿酸长时间超标,就有可能形成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是导致痛风发作的“罪魁祸首”。
它们可以沉积在身体的大部分部位,最常见的就是机体的大关节处,从而形成痛风;也有部分能沉淀在肾里,造成肾功能影响。此外,耳朵、骨髓内都有可能发生尿酸盐沉积。
所以,如果不想痛风和肾衰,就需要做到1养、2排。即养好肝,并开启好2个排尿酸通道。
一养:
最简单、最常用的做法就是直接服用菊苣栀子复合菌发酵液来调理。它含有菊苣、栀子、百合、桑叶、葛根、玉米须等成分,经过严格科学配比,并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使用复合菌发酵分解,再经过浓缩和提纯之后而得到。
那么,它是怎么降尿酸的呢?下面我们来一一剖析。
肝跟尿酸有什么关系?我们都知道,尿酸是由嘌呤代谢而来的。而嘌呤又可分为内源性嘌呤和外源性嘌呤两种。
外源性嘌呤即饮食直接摄入的嘌呤,大约只占到20%左右;内源性嘌呤是指身体自己合成的嘌呤,大约占到80%,而这部分嘌呤是受肝控制的。
也就是说,肝控制着人体80%嘌呤的合成及代谢。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纯地忌口,能控制的也就是那20%左右的尿酸,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不如人意。
它含有的栀子和桑叶,还有葛根这些成分,都是调理肝的。帮助肝的正常代谢,让肝能够好好“管”住下这个嘌呤,防止嘌呤代谢异常而导致嘌呤过多的情况。
此外,尿酸的排泄也是不能忽视的。尿酸通过2个通道从体内排出,一个是通过肾排出体外的,大约占到70%;还有另外30%是由肠道排出体外的。
这两个就是尿酸的重要排泄通道,尿酸不会通过汗液排出体外,所以平时出汗多,一定要及时补水。
2排:
1.从小便排出尿酸:它含有的菊苣和玉米须成分,可以加大肾的排泄功能,加快尿酸从小便排出体外,同时抑制肾小管对尿酸再吸收,促使通过肾排出的那70%尿酸都能快速排出体外。
2.从大便排出尿酸:而肠道中的尿酸,受肠道菌群、排便频次影响比较大。肠道中的有害菌会释放有害物质,阻止肠道中尿酸的排出。
好在它是采用复合菌发酵分解而得到的,经过复合菌发酵分解之后,它含有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次级代谢产物可以有效地阻止有害菌的滋生。
并促进有益菌的繁殖,调节肠道菌群在合理范围内,防止有害菌破坏,影响肠道中尿酸的排出。另外有益菌也有一定的促排便作用,这就很好的确保肠道中那30%的尿酸都可以顺利排出体外。
只要坚持调理,做到上面的1养2排,就可以将尿酸及时排出体外。
另外,我们也发现很多尿酸高的朋友缺乏耐心,他们往往觉得只需要坚持一两个星期的调理就可以将尿酸降到正常值,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短时间内都很难做到。而这个调理方法是对身体三个器官进行全面调理来降尿酸的,大多需要两三个月才能看到效果,所以必须要有耐心,才能把尿酸降下来。
总之,尿酸偏高对身体的影响很大,为了提高身体健康,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