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秋季养生应该因时而动,内收外养,也就是说,秋季养生应该分为早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采取不同的养生措施。
早秋——长夏季节宜养胃
早秋即初秋。此时暑热未完全消退,湿气还盛,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最为脆弱的时期。
人们常有春困秋乏这样的俗语,主要是盛夏季节脾胃被暑湿之气伤困,初秋寒凉之气稍起,脾阳之气难以舒展,所以入秋之后人们大多常有困乏的感觉,严重的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无力等症候。
所以在初秋时节,人们还应该在生活中注意温阳、健脾除湿。可以选择一些助消化、有营养、清暑化湿的食物来吃,如茯苓、山药、红枣、莲藕、芡实、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常食用山药、茯苓、白扁豆、薏米、莲子、陈皮等,健脾祛湿烹饪食疗。也可以多吃点豆类及新鲜蔬菜。
中秋——内收外养防秋燥
从中医节气看,中秋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这个阶段,在养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避免湿邪入侵,导致抵抗力下降,这个阶段要防止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疾病。这个阶段身体属于精气内“收”阶段,可选滋养润燥、益中补气平补之品,酌情选择饮食。
另外,这个季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秋“冻”,特别是一些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在这个阶段,应该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