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寓言和谎言
刚来德国的时候,遇到火车晚点,忍不住问旁边的一位女士:“德国的列车不是很准时吗?”那位女士回答说:“Once upon a time(从前)……”
中国论文
也许很久以前是这样吧,或者就只是一个传说。那位女士风趣的回答,还顺便破了中国人的另外一个传说,那就是德国人没有幽默感,尤其是在陌生人之间,好像每个人时时刻刻都皱着眉头思考哲学问题。她提醒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很多人喜欢用故事来理解社会。
关心时事的中国游客,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参观时,都喜欢到旁边的大风车下留影纪念。这就是传说中著名钉子户磨坊主斗国王的地方。这个故事在当下的中国广为流传。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很喜欢这座美丽的宫殿,登高望远时发现那座风车有碍观瞻,就让人去和磨坊主商量:你开个价吧,卖与寡人拆掉。谁知道磨坊主死脑筋,说这是祖上财产,再多钱也不卖。他还顺便说了句千古名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于是皇帝大怒,令警察前往强拆。磨坊主一不上访二不自焚,而是从容诉诸法庭,法官竟然判皇帝照原样重修,并赔偿损失。皇帝也不威武,竟然俯首听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就到了皇二代当朝。磨坊主去世之后,经济不景气,其子主动写信给新皇帝说,先帝不是要买我这家当吗?陛下现在可以实现他的遗愿了。新皇帝回信说,你的磨坊已经成为德国法律的象征,是国宝级文物,千万不能开历史的倒车。你要是缺钱用,朕送你一些拿去花吧。于是该磨坊巍然屹立,供万世敬仰。
经考证,这个故事首先由一个德国人编撰,然后通过杨昌济先生介绍到中国,再由贺卫方教授等人反复引用,发展成一个起伏跌宕、爱憎分明的法治启蒙寓言,其中有些情节疑似中国人添加。对于这个中国人眼中司法史上最伟大的故事,德国人并不怎么在意,在他们自己编写的旅游书上很难看到。全世界最津津乐道的,恐怕只有中国人。
其中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司法现状,而且当下又屡屡遭遇野蛮强拆。但是,这还不是全部的解释。我认为这跟大家对故事教育的偏爱有关。
再看一个有关德国的故事。它同样被诸多学者引用,在络上广泛传播,同样被精炼为一句话:“枪口抬高一点。”讲的是德国统一之后,曾经守护柏林墙、向翻墙民众开枪的士兵受到审判。有一个士兵辩解说,他被迫执行上级命令。法官回答,你可以把枪口抬高一点啊。法官的这句话,被认为颇具人性和智慧,令人感动不已。
我曾经撰文讲述自己向当年负责此类刑事审判的两个人――柏林市前总检察长Christoph Schanefgen和前高级检察官Bernhard Jahntz当面求证,他们表示,这完全没有可能。通过分析,我认为,这基本上是中国人自己编撰的故事。它体现了某种琐碎的反抗,耍一些小聪明,从而获得自我感动和自我救赎。这类民间智慧在中国社会备受赞赏,比正面讨论法律、制度与人性的问题更受欢迎。后来有朋友从法律程序上补充说,这个故事中假想法官也和检察官一样,直接与被告人辩论并施以说教,是典型的中国情景。
我想说的是,人们对故事的教育作用寄予了太大的期望。自以为承担了教化功能的部分媒体,总是寻找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现实比童话复杂,这样的故事很难找到,因此媒体往往删繁就简,把一个多面的故事变成单一的寓言,结果成了谎言。
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通过充满离奇想象的童话,表达对于世界的感受,学习关于自然与社会的知识。然而当下的中国人倾向于侵占儿童的想象空间,让他们从小就参加各种技能训练,每天都处于高度竞争的状态,过着没有故事的童年生活。奇怪的是,若干年之后,当需要理性和责任参与社会制度的建设时,他们成为长不大的孩子,沉迷于故事之中,甚至期待故事治国。
童话故事的开头总是说,once upon a time(从前),或者long long ago(很久很久以前)――不仅人的童年,而且人类社会的童年,都依赖于故事认识社会和治理社会。但是,现代社会的成人,应该更多地利用理性和勇气,直面更复杂的社会关系、更多元的社会现象,通过建立规则和制度,推进社会的合作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童年以及童年之后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