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养生来。虽然人都有生老病死,但是我们都希望自己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得以延伸,生活的质量更高一些。尤其是家中的老人,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如今年龄大了,手里也多少有点钱,这个时候更希望自己的身体好一些。
可能很多人看过一张名字叫做《独生子》的图片,这是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作品,河北省张审*拍摄的《独生子》图片引起全社会共鸣,这也是最让人暖心和最令人揪心的摄影获奖照片。父母都不想拖累自己的儿女,都希望儿女能够生活得轻松一些。为了让自己身体更好一些,老年人就成了各种养生讲座的常客,被洗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今天买瓶酒,说是喝了之后可以降血压。明天可能会买上一堆膏药,贴上之后可以降血糖。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一些所谓的“养生知识”,有时候细细分析下来根本站不住脚,这些坑人的养生建议,害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有些人已经因为这些养生建议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这里,先说一下最为常见的坑人的养生建议。
喝酒能够降血压
真相:长期喝酒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酒水中的酒精作用在血管的平滑肌上,低剂量的时候可能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而在剂量较高时则对血管有收缩的作用。研究发现,每5位高血压患者中就有1人是饮酒所致。经常饮酒的人,在饮酒期间,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心率加快、血压随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长期饮酒还会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引起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结果高血压就找上门来。
保健品包治百病
真相:保健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病作用
这些年,保健品销售一直是势头良好。这些保健品在宣传的时候好像啥病都能治,鞋垫可以降血压,膏药可以降血糖等等。好像只要用了这些保健品,就没有治不了的疾病。其实,保健品并不是药品,并不具备药物的作用,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而且,有些产品也并不是保健品,只不过是被厂家赋予了所谓的治疗作用。在购买保健品的时候还要注意,产品是否有保健品的标志,不要再去花些冤枉钱。
贫血就吃红糖水
真相:红糖难补血,常喝红糖水还可能引起肥胖
女性因为自身生理特点,也就很容易出现贫血。尤其是在生孩子的时候,失血比较多,这个时候家人会贴心地端上一碗红糖水。有些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可能一个月的时间会天天被逼着喝红糖水。其实,红糖中所含有的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起不到补血的作用。红糖中所含有的铁,是非血红素铁,这些铁在进入人体后难以被吸收,也就无法起到补血的作用。如果您经常饮用红糖水,会造成能量摄入量增加,反而会增加肥胖的发病风险。
奶茶更健康
真相:奶茶更容易引起肥胖
奶茶,听着名字就让人感觉很温馨。喝上一杯奶茶,好像既能获得茶叶的营养,也可以获得牛奶的营养。而事实上,奶茶并非是健康食品。从国家相关部门对二十余种奶茶的成分监测中可以看出,奶茶中不但含有的纯奶成分极少,还含有咖啡因、大量的糖和反式脂肪酸等成分。即使是那些宣称不含糖的奶茶中,含糖量也大大超出了一个成年人每天糖的适宜摄入量。经常喝奶茶,不但达不到补钙的效果,反而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果汁是健康饮料
真相:果汁也会增加痛风、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果汁虽然取自于水果,但是在制作过程中会损失较多的营养物质,比如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等。并且同等重量的果汁含糖量远远高于水果,这就会造成糖的摄入量增加,会增加痛风、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年美国儿科学会就把果汁拉入了黑名单,禁止一岁之内的婴儿饮用果汁。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能不喝果汁还是尽量不要喝果汁。
麦片更营养
真相:麦片含糖高,可能会引起肥胖
燕麦片是常见的粗粮,经常吃燕麦片可以获得更多的健康作用。有些人嫌弃燕麦片没啥滋味,就选择了好吃的麦片。麦片为了增加口感,除了各种谷物外,还可能会添加多种其他物质,如糖、香精、奶精(植脂末)等。无论是麦片中的谷物,还是额外添加的那些成分,都不但起不到任何保健的功效,反而会导致血糖的急速升高,若长期食用,还会增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几率。
我们的身体需要精心呵护,对于健康常识,也需要辨别真伪。对于那些夸张的说法,不要轻易相信。在把钱掏出口袋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