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两季气候变得干燥,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大。由于肾气虚弱,抵抗力差,肾病患者一不注意就会感冒,出现呼吸道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发生感染。
所以秋冬要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特别是感冒会加重病情,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及时增加衣物保暖,预防感冒,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补肾是很多人提倡的保健理念。很多人认为补肾就是补肾。“这是一种误解,”专家说。中医所说的“肾”是一个功能概念,包括现代医学的生殖系统、内分泌和泌尿系统的综合功能。现代医学所说的“肾”,是指真正的肾。肾脏负责清除体内的毒素、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此外,它还有助于身体控制血压、调节电解质水平、产生红细胞等。一旦肾功能受损,大部分是不可逆的。因此,只注重补肾而忽视肾脏的健康是危险的。与其经常补肾,不如好好保护肾脏。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适当注意蛋白质的摄入,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蛋白食物越多越好”。健康的人可以通过均衡的饮食来补充他们日常的蛋白质需求。但是现在很多上班族经常应酬,大鱼大肉,导致蛋白质摄入过多。长期高蛋白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使肾脏长期“超负荷”。对于肾功能不全的人,应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他们必须咨询肾病专家,并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食谱。另外提醒大家,蛋白质不仅限于鸡蛋和牛奶,还包括各种肉类和海鲜。“没有汤不快乐”,很多人吃饭时喜欢喝一碗老火汤。老火汤一般都加加入大量肉,煮两三个小时。煮久了,很多嘌呤会溶解到肉汤里。经常喝嘌呤过高的老火汤,会导致尿酸在血液中蓄积,尿酸含量增加,不仅容易引发痛风,还会损害肾脏。另一个“伤肾”的饮食习惯就是多吃海鲜和啤酒,因为海鲜中的一些成分丰富,在啤酒的作用下,会大大增加人体血液中尿酸的含量,引起痛风和痛风性肾病。我们饮食中95%的盐分由肾脏代谢。如果我们吃盐过多,肾脏的负担自然会增加。此外,盐中的钠会使身体难以排出水分,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肾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