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养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浊毒不除,百病难消中医教你从3个地方判 [复制链接]

1#

本文审核老师:真一,中医健康管理师、高级营养师,帮助了超10万个朋友获得健康生活,专注中医养生12年,持续致力于公益传播中医内调外养古法养生内容。

人体在发病的时候,往往有一个重要的致病元凶,它是造成疾病的核心病机,是“百病之源”,元凶不除,百病难消。

致病元凶就是“浊毒”,中医学认为湿热、气滞、痰浊、瘀血、湿浊等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浊毒。浊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

王院长认为,湿热日久化浊酿毒,形成浊毒,它停留在在身体哪个部位,就会造成那个部位的疾病,甚至发生肿瘤。

浊毒在头:脑卒中、脑出血、脑梗塞

浊毒在肾:糖尿病肾病、肾衰竭

浊毒在肠道:溃疡性结肠炎、肠癌

浊毒在胃: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肠上皮化生

浊毒在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1、看面色

面色粗黄、晦浊、褐斑、痤疮、皮肤油腻、眼泡红肿糜烂、鼻头红肿溃烂。

2、看舌头

舌质紫、紫红、暗红舌苔可见薄黄腻、黄腻、黄厚腻初感浊毒时为黄滑腻苔,浊毒日久时为黄燥苔;浊毒中阻者,舌中部黄腻苔;湿浊阻于肝胆者,舌两侧黄腻苔;浊毒下注下焦,舌根部黄厚腻苔。

3、看排泄物、分泌物

小便发黄或浓茶样、大便黏腻不爽、汗液垢浊有味、妇女白带过多、肌表湿疹、鼻涕多、耳垢多。

如果您有面色上、舌象上、排泄物上都符合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说明体内可能存在浊毒。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浊毒呢?体内的浊毒又到了哪种程度呢?

浊毒首先会侵入脾胃,久病入络,病邪盘踞于胃,损伤胃腑,就形成了肠上皮化生,也叫胃的癌前期病变,肠化生距离胃癌一步之遥!

哪些疾病与湿热困脾有关?

胃癌前病变、腰椎病、慢性肾衰竭、高血压、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脂血症、胃癌、肾炎、泌尿系感染、肠上皮化生、肾结石、高尿酸血症、肾结核、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湿热困脾发出的早期预警信号

脘腹痞闷、呕恶、口干苦粘腻、舌红苔黄腻、大便秘结或大便溏泻、大便黄赤短少、肢体困重、皮肤发痒、油腻。

针对湿热困脾还没有形成疾病的人群,王院长给我们带来了一杯可以唤醒脾胃的养生茶饮。

1、三利饮

利水:是“醒脾高手”,芳香醒脾、利尿

利气:味温、辛,归脾、肺经

利血:清热凉血、利尿,归肺、胃、膀胱经

做法:香薷、紫苏叶、白茅根适量,清水冲洗后,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饮用。

小贴士:当湿热困脾时,应该少吃甘温之品,如羊肉、狗肉、鹿肉、甜食等,因为它们容易助湿生热。

代茶饮只是针对轻微湿热人群的保养茶,临床上如果湿热困脾较重,就需要用到王院长的经验方了,一清一化,化毒解浊。

2、香连解毒坤元汤

茵陈、黄芩、黄连、蒲公英、败酱草、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

清半夏、藿香、砂仁、茯苓、薏米

当归、白芍、川芎、败酱草

枳实、厚朴

此方具体适用人群,请根据医生诊断后使用,谨遵医嘱。

瘀血阻络是由于肝气郁结,运血无力,湿热、寒湿、痰湿阻滞经脉,血行受阻而成。就如同给脾胃穿上了一个紧身衣,引起了血脉不通。

病例:高女士,56岁,胃病时常发作,主要表现是胃凉,胃脘特别凉,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必须在肚子上盖一个棉肚兜,否则一着凉、着风就会胃痛、胃胀,也吃了不少的药,如理中丸、健脾丸,王院长根据她的症状判断她是瘀血阻络导致,服药三个月后,高女士胃凉的症状都改善了。

哪些疾病与瘀血阻络有关?

脑卒中、胃癌前病变、腰椎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心脏传导阻滞、胃癌、心肌梗塞、肠上皮化生、高尿酸血症、慢性萎缩性胃炎。

当瘀血阻络情况不是特别重,有畏寒怕冷、胃凉、舌质暗或舌有瘀斑瘀点的人,在家调理可以用王院长带来的养生粥品。

1、菩提桃根粥

化瘀佳品:润肠通便

禾本科植物之王:渗利水湿、清热除痹

化瘀而不伤正:止血、活血、生血

千年人参:退热生津、升阳止泻

做法:桃仁、薏苡仁、三七粉、葛根粉适量,加大米或小米50克,熬粥服用。

这个粥只适用于瘀血阻络老年人群在家里自我调理用,瘀血阻络严重的人就需要用到王院长的临床经验方了。

2、归勺坤元汤

当归、川芎、白芍、元胡、姜黄、郁金

败酱草、徐长卿

桂枝

此方具体适用人群,请根据医生诊断后使用,谨遵医嘱。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中医四季汤饮养生知识,可以找我

我是真一,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中医四季汤饮养生知识,我可以免费送你一本畅销百万册的《汤饮养生堂》,本书根据饮食养生学原理、大众家庭的需求和南北地域风俗等差异,并通过对各种靓汤营养价值的全面分析,教你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汤饮来养生,全家人都能用。免费领取《汤饮养生堂》,你可以点此处→「链接」,加我好友,快速领取!

传播中医文化,公益送书!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如果你对中医养生感兴趣,真一老师可以免费把《汤饮养生堂》这本书送给你!你可以点此处→「链接」,加我为好友,快速领取!

本文来源:大医本草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